[发明专利]木塑墙板用挤压成型给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725.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郦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4 | 分类号: | B29B7/24;B29B7/28;B29B7/22;B29C31/06;B29C3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闫东伟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塑墙板用 挤压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木塑墙板用挤压成型给料设备,包括起升设备、开敞式进料斗、透明传输管、三通分料箱和PLC控制装置;三通分料箱,包括一个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内部设有分料板,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分别连接干燥箱和搅拌箱;分料板,通过转轴铰接在三通分料箱的入口端处,并且刚好能遮挡第一出口端或第二出口端;透明传输管,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靠近三通分料箱的一侧湿度传感器;干燥箱,通过传输管将物料传送至搅拌箱内;搅拌箱,其上设有助剂添加器;PLC控制装置,连接湿度传感器和挡板动力源、计量装置。本发明的给料设备,保证了木塑在挤压或者注塑前各项参数符合加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墙板进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木塑墙板用挤压成型给料设备。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内含塑料,因而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此外,由于内含纤维并经与塑料充分混合,因而具有与硬木相当的抗压、抗弯曲等物理机械性能,并且其耐用性明显优于普通木质材料。表面硬度高,一般是木材的2-5倍。
近年随全球资源日趋枯竭,社会环保意识日见高涨,对木材和石化产品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木塑复合材料这种既能发挥材料中各组分的优点,克服因木材强度低、变异性大及有机材料弹性模量低等造成的使用局限性,又能充分利用废弃的木材和塑料,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需要更优异的木塑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木塑板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步骤一般包括,将木粉或者秸秆等投入搅拌装置进行干燥、搅拌或者添加助剂,然后进行挤压或者注塑成形。也就是说木塑板在加工初始阶段是以木粉的状态进入生产线的。木粉在对生产线进行上料时,采用简单的密封式粉尘上料机,难以保证木粉或秸秆的含水率或者添加剂含量,将其分开则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集干燥、搅拌、含水率测试为一体的半密闭式木塑加工上料装置,保证了木塑在挤压或者注塑前各项参数符合加工要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木塑墙板用挤压成型给料设备,包括起升设备、开敞式进料斗、透明传输管、三通分料箱和PLC控制装置;三通分料箱,包括一个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内部设有分料板,第一出口端、第二出口端分别连接干燥箱和搅拌箱;分料板,通过转轴铰接在三通分料箱的入口端处,并且刚好能遮挡第一出口端或第二出口端;转轴,连接挡板动力源驱动其转动;透明传输管,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靠近三通分料箱的一侧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干燥箱,通过传输管将物料传送至搅拌箱内;搅拌箱,其上设有助剂添加器,通过计量装置向挤压设备内添加物料;PLC控制装置,连接湿度传感器和挡板动力源、计量装置。
进一步地,透明传输管为由玻璃板制成的方管,同时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透明传输管中部位置的螺旋状搅拌刀。
进一步地, 三通分料箱还包括柔性球状箱体。
进一步地,起升设备包括:可起升的底座,一侧设有竖梁,底部通过起升动力源起升;竖梁,朝向开敞式进料斗的侧方通过翻转动力源推动翻转推杆伸缩,进而将可提升的底座上的物料加入至开敞式进料斗内;翻转斜坡,包括钩挂部和可翻转的滑梯部;钩挂部,一端挂在开敞式进料斗边缘,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滑梯部;可翻转的滑梯部,与开敞式进料斗的外侧之间设有顶杆;顶杆,通过滑梯翻转动力源推动其翻转下料。
进一步地,竖梁位于可翻转的滑梯部的底部位置附近设有向翻转斜坡方向倾斜的导向块。
进一步地,竖梁的顶部位置处还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一直延伸至开敞式进料斗的顶部位置。
进一步地, 防尘罩通过设于竖梁顶部的横梁支撑,并且横梁朝向可翻转的滑梯部的方向设有伸缩压紧装置。
进一步地,翻转推杆与物料接触的部分为球状金属体或者爪状圆滑结构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锐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