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镍溶液的除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163.4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勇;姜海燕;赵德;孙正德;钱晓琼;时金秋;黄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9 | 分类号: | C01G53/09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11028 | 代理人: | 范威,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溶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化镍溶液除锌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树脂交换对氯化镍溶液进行深度除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氯化镍产品制备时,含镍物料通过盐酸浸出后,含有锌离子,在蒸发时会不可避免的进入氯化镍产品,影响氯化镍产品质量。氯化镍溶液的锌离子可以通过萃取法除去,但是从控制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萃取法更适合于锌离子含量高的氯化镍溶液中锌离子的去除,不适合对于锌离子含量低的氯化镍溶液;另外从生产控制的角度考虑,萃取法除锌不易控制,萃余液的锌很难稳定的控制在0.001g/l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氯化镍溶液树脂除锌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氯化镍溶液的除锌方法,所述氯化镍溶液中锌含量≤1g/l,氯化镍溶液pH值为1.0~4.0,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氯化镍溶液通过树脂柱,其中,吸附温度为20~60℃,氯化镍溶液流速为每小时树脂体积的3~4倍。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温度为40~60℃。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大孔型阳离子树脂。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镍溶液通过树脂柱的流向为自下而上。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树脂吸附饱和后对树脂进行解析,所述解析条件为:解析温度为40~85℃,解析剂采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盐酸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3倍,盐酸流速为每小时树脂体积的1~1.5倍。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温度为70~85℃。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剂采用质量浓度为4%~5%的盐酸。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盐酸通过树脂柱的流向为自上而下。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镍溶液的除锌方法,本方
法采用树脂交换除去氯化镍溶液中的锌离子,使溶液中的锌离子含量可以稳定地控制在0.001g/l以下,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过程容易控制,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与此。
一种氯化镍溶液的除锌方法,将氯化镍溶液通过树脂柱,利用树脂对溶液中的锌离子进行吸附;其中,氯化镍溶液中锌含量≤1g/l,氯化镍溶液pH值为1.0~4.0,吸附温度为20~60℃,优选吸附温度为40~60℃,氯化镍溶液流速为每小时树脂体积的3~4倍,氯化镍溶液通过树脂柱的流向为自下而上。
优选树脂为大孔型阳离子树脂。
当树脂吸附饱和后对树脂进行解析,使树脂恢复吸附能力,解析条件为:解析温度为40~85℃,优选解析温度为70~85℃,解析剂采用质量浓度为2%~5%的盐酸,优选浓度为4%~5%,盐酸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3倍,盐酸流速为每小时树脂体积的1~1.5倍,盐酸通过树脂柱的流向为自上而下。
实施例1
将含镍128g/l,含锌0.91g/l,pH值为2.5,温度为59℃的氯化镍溶液泵入装有大孔型阳离子树脂的树脂柱进行除锌。处理时氯化镍溶液的流速为4倍树脂体积/小时。经除锌处理后,得到的氯化镍溶液含镍126g/l,含锌0.00088g/l,pH值为3,温度为45℃。
当树脂吸附饱和后,经解析,使树脂恢复吸附能力,解析条件为:解析剂为质量分数5%的盐酸,解析的温度80℃,流速为1倍树脂体积/小时,解析时共消耗3倍树脂体积的盐酸。
实施例2
将含镍119g/l,含锌0.75g/l,pH值为3,温度为50℃的氯化镍溶液泵入装有大孔型阳离子树脂的树脂柱进行除锌。处理时氯化镍溶液的流速为3倍树脂体积/小时。经除锌处理后,得到的氯化镍溶液含镍118g/l,含锌0.00073g/l,pH值为3.5,温度为40℃。
当树脂吸附饱和后,经解析,使树脂恢复吸附能力,解析条件为:解析剂为质量分数4%的盐酸,解析的温度73℃,流速为1.5倍树脂体积/小时,解析时共消耗2.8倍树脂体积的盐酸。
实施例3
将含镍111g/l,含锌0.93g/l,pH值为1,温度为42℃的氯化镍溶液泵入装有大孔型阳离子树脂的树脂柱进行除锌。处理时氯化镍溶液的流速为3.5倍树脂体积/小时。经除锌处理后,得到的氯化镍溶液含镍108g/l,含锌0.00069g/l,pH值为1,温度为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镍生产及其副产品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阻浆料用二氧化钌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