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949.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夏;赵岩;姜鹏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韧 轻质混凝土 复合纤维 天然纤维 混凝土 纤维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熔融纺丝装置 热固性树脂 纤维断裂 植物纤维 高温炉 按下 纺丝 熔融 原丝 加热 保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由固体组分、外加组分、增韧纤维制得,所述增韧纤维为植物复合纤维,所述复合纤维长度0.1~1mm,纤维断裂比强度为14~37g/dtex,所述植物复合纤维按下述方法制得:将植物纤维溶于熔融的热固性树脂中,得浆液;将所得浆液置于熔融纺丝装置中,真空下加热至80℃~120℃,保温1~3h,随后以100~200m/min的速度进行纺丝;将所得原丝置于高温炉中,在真空下以80~120℃/min的速度,升温至450℃~600℃,处理6~24h。本发明所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1.2MPa~28.9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泡混凝土,是通过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发泡混凝土是以发泡剂、水泥、粉煤灰、石粉等搅拌成有机胶结料的双套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内含均匀气孔;发泡混凝土是用于屋面保温找坡、地面保温垫层、上翻梁基坑填充,墙体浇注等节能材料。
发泡混凝土为了达到轻质的目的,其内具有较多的孔,然而,较多的孔道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如何获得轻质且高强度的发泡混凝土是本领域一直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1.2MPa~28.9Mpa。
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由固体组分、外加组分、增韧纤维制得,
所述增韧纤维为植物复合纤维,所述复合纤维长度0.1~1mm,纤维断裂比强度为14~37g/dtex,所述植物复合纤维是由天然纤维和热固性树脂制备所得;
所述固体组分由40%~60%硅酸盐水泥和40%~60%的粉煤灰组成,水灰比为0.4~0.8,
所述外加组分为三聚氰胺减水剂、促凝剂和发泡剂,所述发泡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1%~5%,所述三聚氰胺减水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1%~3%,所述促凝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5%~2%。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复合纤维按下述方法制得:
将植物纤维溶于熔融的热固性树脂中,得浆液;将所得浆液置于熔融纺丝装置中,真空下加热至80℃~120℃,保温1~3h,随后以100~200m/min的速度进行纺丝;将所得原丝置于高温炉中,在真空下以80~120℃/min的速度,升温至450℃~600℃,处理6~24h。
进一步地,所述热固性树脂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纤维为竹纤维、木质纤维、芦苇纤维。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然纤维增韧轻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由固体组分、外加组分、增韧纤维制得,
所述增韧纤维为植物复合纤维,所述增韧纤维为植物复合纤维,所述复合纤维长度0.4~0.75mm,纤维断裂比强度为23~37g/dtex;
所述固体组分由40%~60%硅酸盐水泥和40%~60%的粉煤灰组成,水灰比为0.4~0.8,
所述外加组分为三聚氰胺减水剂、促凝剂和发泡剂,所述发泡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1%~5%,所述三聚氰胺减水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1%~3%,所述促凝剂为混凝土固体组分重量的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微丝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