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全息天线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746.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L21/329;H01L29/86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61221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6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全息 天线 sige 等离子 pin 二极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全息天线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天线是一种将等离子体作为电磁辐射导向媒质的射频天线。等离子体天线的可利用改变等离子体密度来改变天线的瞬时带宽、且具有大的动态范围;还可以通过改变等离子体谐振、阻抗以及密度等,调整天线的频率、波束宽度、功率、增益和方向性动态参数;另外,等离子体天线在没有激发的状态下,雷达散射截面可以忽略不计,而天线仅在通信发送或接收的短时间内激发,提高了天线的隐蔽性,这些性质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侦察、预警和对抗雷达,星载、机载和导弹天线,微波成像天线,高信噪比的微波通信天线等领域,极大地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了天线研究领域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等离子可重构天线的pin二极管采用的材料均为体硅材料,此材料存在本征区载流子迁移率较低问题,影响pin二极管本征区载流子浓度,进而影响其固态等离子体浓度;并且该结构的P区与N区大多采用注入工艺形成,此方法要求注入剂量和能量较大,对设备要求高,且与现有工艺不兼容;而采用扩散工艺,虽结深较深,但同时P区与N区的面积较大,集成度低,掺杂浓度不均匀,影响pin二极管的电学性能,导致固态等离子体浓度和分布的可控性差。
结合硅材料的等离子可重构天线的pin二极管局限及不足,亟待研究发现新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一种等离子pin二极管,以提高固态等离子天线的电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固态等离子天线的pin二极管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全息天线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全息天线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多层全息天线由制作于SiGeOI半导体基片(11)上的天线模块(13)、第一全息圆环(15)和第二全息圆环(17)组成;所述天线模块(13)、所述第一全息圆环(15)及所述第二全息圆环(17)均包括依次串接的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串;所述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在所述SiGeOI半导体基片(11)内设置隔离区;
(b)刻蚀所述SiGeOI衬底形成P型沟槽和N型沟槽,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的深度小于所述SiGeOI衬底的顶层SiGe的厚度;
(c)氧化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以使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的内壁形成氧化层;
(d)利用湿法刻蚀工艺刻蚀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内壁的氧化层以完成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内壁的平整化;
(e)对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进行离子注入以形成所述第一P型有源区和所述第一N型有源区,所述第一N型有源区为沿离子扩散方向距所述N型沟槽侧壁和底部深度小于1微米的区域,所述第一P型有源区为沿离子扩散方向距所述P型沟槽侧壁和底部深度小于1微米的区域;
(f)填充所述P型沟槽和所述N型沟槽,并采用离子注入在所述SiGeOI衬底的顶层SiGe内形成第二P型有源区和第二N型有源区;
(g)在所述SiGeOI衬底上生成二氧化硅;利用退火工艺激活有源区中的杂质;
(h)在所述P型接触区和所述N型接触区光刻引线孔以形成引线;
(i)钝化处理并光刻PAD以完成所述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的制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模块(13)包括第一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天线臂(1301)、第二SiGe基等离子pin二极管天线臂(1302)、同轴馈线(1303)、第一直流偏置线(1304)、第二直流偏置线(1305)、第三直流偏置线(1306)、第四直流偏置线(1307)、第五直流偏置线(1308)、第六直流偏置线(1309)、第七直流偏置线(1310)、第八直流偏置线(1311);
其中,所述同轴馈线(1303)的内芯线和外导体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直流偏置线(1304)和所述第二直流偏置线(1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