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土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525.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元;满建宗;牛梅红;刘贵山;郝洪顺;阎爽;孙晓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8/10;C04B38/0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娜;李馨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土 陶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一种硅藻土基陶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所用原料由固体原料和添加剂组成,其中,所述固体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下述组分组成:低品级硅藻土50~60%,白云石15~20%,玻璃粉5~10%,硼砂10~20%,所述添加剂为浓度为13%或26%的硅酸钠溶液,所述硅酸钠溶液的用量为固体原料总重量的8%。本发明所述方法比现有技术中烧制硅藻土基陶粒的烧结温度降低,并且陶粒的粒径更小。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降低烧结温度,不但节省能源,生产的陶粒更加环保,而且扩大了陶粒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陶粒于1918年由Hyade研制出来,作为一种新型滤料,陶粒具有以容重小、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好、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在烧结过程中,原料发生化学反应释放气体,产生气孔或膨胀,冷却后形成轻质多孔、有一定强度的球形或类球形硅酸盐产品。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主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矿物成分主要是蛋白石及其变种和部分粘土成分。硅藻土结合粘土、废玻璃和部分添加剂在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可制得不同性能的陶粒产品。根据陶粒具有的特性,可以在陶粒上负载不同的催化材料达到不同的作用效果。例如:陶粒可作为生物滤料,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杀菌和分解有机物的功效,在陶粒上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陶粒能长期使用,可大幅度减少消毒药剂用量。
CN 104311128 A公布了一种多孔型吸附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粒组分及重量份为:城市污泥65~80份、丝瓜瓤1~3份、水泥熟料10~20份、粉煤灰10~20份,经原料处理、配料、造粒、热解干馏、焙烧工艺过程,制备出陶粒。烧结最终温度达到1100-1250℃,得到产品物理指标为:颗粒粒径在7~15mm,表观密度1350~1790Kg/m3,筒压强度15.7~19.5MPa,吸水率35.6~42%。
CN 102806064公开了一种硅藻土多彩多孔陶粒的制备方法。该陶粒的各物料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硅藻土50~55%,玻璃粉10~14%,粘土3%,碳酸钠1%,水28~32%,碳酸钠溶液0或5%,三氯化铁溶液0或3%,硫酸铜溶液0或2%,制作过程为:用中药制丸机制备直径为3-8mm的球形颗粒,干燥后采用800w的光波炉光照5min,并不停的搅拌,就可得到多彩硅藻土陶粒。最终制备出的陶粒有红色、白色、深褐色和亮蓝色,孔隙率75.8~77.3%,负载二氧化钛前后,甲醛、苯和氨的48h去除率分别为90%、82%、95%和98%、96%、98%。
CN 103880397公开了一种硅藻土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原料重量配比为:硅藻土38~53%,高岭土30~42%,氧化铝2~4%,硼玻璃1~2%,氧化铬1~4%,长石7~12%,磷石膏2~4%,叶腊石0~3%,硅微粉0~1%,柠檬酸盐0~2%。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为760~830℃,釉烧温度为1260~1300℃,保温2h。随时间冷却后即可得到成品。将产品放入刚装修完的房间进行测试,15天后,游离甲醛、苯、氨和TVOC的浓度由分别由0.17mg/m3、0.10mg/m3、0.24mg/m3、0.60mg/m3降低到0.10mg/m3、0.07mg/m3、0.20mg/m3、0.49mg/m3。
在已公开发表论文或专利中陶粒的制作过程中大多采用的1000℃以上的高温烧结,硅藻土在高温下,造成微孔结构熔融坍塌,从而失去硅藻土的多孔特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藻土基陶粒的制备方法。
一种硅藻土基陶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所用原料由固体原料和添加剂组成,其中,
所述固体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下述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