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设备身份和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327.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8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李健航;郑必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1S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设备 智能交互 位置识别系统 颜色变化信息 移动设备身份 摄像头采集 设备通信 闪光灯 处理器 频闪 精准定位 信息传送 智能操作 多用户 蓝牙 身份 判定 采集 发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设备身份和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移动设备以及智能交互设备,一个以上的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智能交互设备通信连接;具体的方法是将一个以上的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智能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每一个移动设备发出闪光灯、频幕频闪或者频幕颜色变化信息;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中的所述摄像头采集移动设备中发送的闪光灯、频幕频闪或者频幕颜色变化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来判定移动设备的身份和位置,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精准的识别用户的身份和精确的方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采用GPS、蓝牙和WIFI无法精准定位的难题的,提升多用户智能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设备身份和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当今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走入智能时代。不仅仅是电脑,手机,PAD,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应用智能技术,智能电视,智能导航,智能家居等等,智能技术将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端对端或者人与智能终端进行交互体验。当然这其中的交互设备也就需要发挥极大的作用。比如在涉及人机交互前,一般需要对用户的身份和位置进行对位。
传统的定位技术多采用全球卫星系统(GPS)定位,GPS定位的精确度在10米左右,但在一般情况下,误差远远不止10米,特别是在网络信号较弱时,误差可能更大。对于同一栋大楼里不同楼层的位置信息,GPS定位难以体现出来。在人机交互是两两用户之间的差距会出现小于10米的情况,所以涉及室内智能用户的体验传统的GPS定位无法精确定位。
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蓝牙或者WIFI等技术定位用户位置,相对于GPS定位,采用蓝牙或者WIFI对用户位置定位会相对精准很多,但没没办法做到精确定位,这个室内或者近距离用户定位带来了不便。
另一方面,随着日常智能交互体验的增多,在涉及人与智能终端交互体验时,打个比方,用户通过手势或动作与智能终端进行交互体验。现有技术是对处于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前端的一个用户发出的手势进行识别以操控智能电视,而且这个识别方式只需要用户手势出现的智能电视屏幕前端可识别区域即可,并不需要做精准的位置定位。
那当需要多个用户通过手势与智能交互设备进行交互时,且需要精准的身份和方位信息时,又如何去精准的识别用户的身份和精确的位置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设备身份和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精准的识别用户的身份和精确的方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GPS、蓝牙和WIFI无法精准定位的难题的,提升多用户智能操作体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设备身份和位置识别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移动设备以及智能交互设备,一个以上的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智能交互设备通信连接;每一个移动设备中包括控制单元以及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发光装置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中包括处理器以及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摄像头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每一个移动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均与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中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优选的,每一个移动设备中采用不同的编码控制所述发光装置发光;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每一个移动设备中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
优选的,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为带显示屏幕的智能终端。
优选的,当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智能手机的闪光灯或者屏幕频闪,或者控制智能手机的屏幕改变整体或局部的颜色;所述智能交互设备中的摄像头采集一个以上所述移动设备发出的闪光灯、频闪或者颜色变化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