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齐沙坦原料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83834.6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6841415B 公开(公告)日: 2019-03-22
发明(设计)人: 陆文通;戴德标;单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拓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
代理公司: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代理人: 崇鑫;刘希慧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阿齐沙坦 原料 及其 制剂 有关 物质 分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物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齐沙坦原料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阿齐沙坦,化学名为2-乙氧基-1-[[2’-(4,5-二氢-5-氧代-1,2,4-噁二唑-3-基)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其分子式为C25H20N4O5,分子量为456.45,CAS号为147403-03-0,其结构式如下:

阿齐沙坦是由日本武田制药研发,于2012年1月18日获PMDA批准,商品名为是新一代选择性AT1亚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类抗高血压药。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相比,本品具有平稳降压、不会引起干咳的优点。尽管现已上市多个ARBs类抗高血压药,但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仅通过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RAS)活性并不足以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阿齐沙坦作为新一代双重功能ARBs,不仅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AT1受体),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临床试验证明,本品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依从性较好的特点。

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需要对药物原料及其制剂中的有关物质进行研究、检测和监控。专利CN 103743826 B公开了一种阿齐沙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可以对阿齐沙坦和其有关物质进行有效检测。

本发明人通过对阿齐沙坦进行研究,确立了新的合成工艺,通过研究发现按照本发明人确立的合成工艺制备得到的阿齐沙坦可能含有如下杂质:

其中,杂质9为起始原料,杂质10、11为反应中间体。杂质2、3、5、9、11分别与专利CN 103743826 B中的杂质F、A、G、D、J相同,剩余6个杂质并不相同。

由于药品的合成工艺不同,药品的杂质谱也会发生变化,专利CN 103743826 B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阿齐沙坦有关物质的检测,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合成工艺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达到对阿齐沙坦有关物质准确、有效的检测和监控。

发明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阿齐沙坦原料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本发明分析时间较短,专属性好,灵敏度高,本发明能快速、有效、准确的对阿齐沙坦原料及其制剂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阿齐沙坦原料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的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pH=2-2.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pH=2-2.4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0-14:90-86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为:0-5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70:30;5-25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70:30匀速渐变至50:50;25-5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0:50匀速渐变至40:60;50-6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40:60匀速渐变至30:70;60.01-7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70:30;

所述有关物质为:

优选地,色谱柱的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填充剂粒径为5μm。

优选地,以pH=2.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pH=2.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2:88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

优选地,检测波长为248-252nm。

优选地,检测波长可以为248.5、249、249.5、250、250.5、251或251.5nm。

优选地,流速为0.95-1.05ml/min。

优选地,流速可以为0.96、0.97、0.98、0.99、1.0、1.01、1.02、1.03或1.04ml/min。

优选地,柱温为30-40℃。

优选地,柱温可以为31、32、33、34、35、36、37、38或39℃。

优选地,进样量为1-20μl。

优选地,进样量可以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或19μ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拓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拓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