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维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1142.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孟博;杜显振;张洁;关成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7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维硅碳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维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由硅纳米线、钝化膜和高温裂解碳组成,呈三层夹心结构,其中最内层为硅纳米线,占硅碳负极材料总质量的5-50%,中间层为钝化膜,占硅碳负极材料总质量的0.5-10%,最外层为高温裂解碳,占硅碳负极材料总质量的40-8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将硅纳米线按照一定的厚度铺列在匣钵中,置于含有氧化性气体的氛围中,保温一段时间,使硅纳米线表面产生钝化,之后,冷却,备用;
(2)将高温裂解碳源溶于溶剂形成碳源溶液,将步骤(1)钝化后硅纳米线加入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0-60min,得到固含量为10-50%的混合溶液;
(3)利用喷雾干燥机将上述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
(4)将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碳化处理,研磨,过筛,得到硅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硅纳米线铺设厚度为0.1-2cm,氧化性气体为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氧气、臭氧、空气,温度为200-700℃,保温时间为0.1-2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高温裂解碳源为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葡萄糖、聚乙二醇、柠檬酸、蔗糖、淀粉;所用溶解高温裂解碳源的溶剂为水、无水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醇、丙酮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碳源溶液中碳源质量分数占20-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碳化温度为600-800℃,碳化时间为2-8h,保护性气氛为氮气、氩气、氖气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超声分散的功率为200-600W;超声分散的温度为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为粉末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1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