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9446.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常宸;杨清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505;H01M4/62;H01M4/587;H01M4/38;H01M4/139;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以及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发明人发现,使用特定的活性物质组合成二次粒子,并且由导电聚合物原位聚合改性,不仅能够提高二次粒子的导电性,而且能够包覆二次粒子表面,抑制活性物质的溶出以及电解液在其表面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真空负压的条件下进行原位聚合,能够使导电聚合物填充到二次粒子的空隙中,增加了材料内部的导电性以及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在长期的充放电循环中能够阻止二次粒子结构的崩塌,提高了循环性能。进一步的,负极采用碳包覆硅材料,通过负压聚合,能够使导电聚合物填充到碳层和硅核心之间的空隙中,有效缓解了硅体积效应的同时,增强了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固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了负极材料核心的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ion)已经成为目前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智能家居的电池的工作电流很低,并且需要能够经受长时间的存储而容量不受影响,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和循环性等。而现有的电池由于电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接触产生副反应,或者电极活性物质脱落或自身元素溶出等原因,其长期使用的各种性能并不能满足智能家居的需求。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用于智能家居系统锂离子电池,以便克服现有电池存在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发明人发现,使用特定的活性物质组合成二次粒子,并且由导电聚合物原位聚合改性,不仅能够提高二次粒子的导电性,而且能够包覆二次粒子表面,抑制活性物质的溶出以及电解液在其表面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真空负压的条件下进行原位聚合,能够使导电聚合物填充到二次粒子的空隙中,增加了材料内部的导电性以及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在长期的充放电循环中能够阻止二次粒子结构的崩塌,提高了循环性能。进一步的,负极采用碳包覆硅材料,通过负压聚合,能够使导电聚合物填充到碳层和硅核心之间的空隙中,有效缓解了硅体积效应的同时,增强了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固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了负极材料核心的电导率。
具体的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家居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正极,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的复合粒子,将平均粒径为50-100nm的磷酸铁锂和平均粒径为200-500nm的锰酸锂混合,加入可碳化的粘结剂,和分散剂,球磨10-20h,喷雾干燥,制备平均粒径为1-5um的二次粒子,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350-500摄氏度下烧结5-20小时,将粘结剂碳化,得到复合粒子;将所述复合粒子分散在导电聚合物单体的溶液中,放入真空反应釜,加入聚合催化剂,抽真空,真空度为-0.1~-0.05MPa,使导电聚合物单体在复合粒子的表面和空隙中原位聚合,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再将正极活性物质涂布在多孔或网状集电体上,干燥得到正极;
2)制备负极,将平均粒径为50nm~5um的负极活性物质分散在导电聚合物单体的溶液中,放入真空反应釜,加入聚合催化剂,抽真空,真空度为-0.1~-0.05MPa,使导电聚合物单体在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和空隙中原位聚合,得到改性的负极活性物质,再将改性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布在多孔或网状集电体上,干燥得到负极;
3),将正极,负极间隔隔膜,卷绕得到电池芯;装入壳体,注液,化成,得到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的,其中还包括制备负极活性物质的步骤,a),将平均粒径为5nm~500nm的硅单质粒子分散在硅酸溶液中,喷雾干燥,并在600~1000摄氏度下烧结6-20h,得到二氧化硅包覆的硅粒子,将得到的产物分散在可碳化的有机溶剂中,喷雾干燥,并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600~1200摄氏度下烧结8~20h,得到得到碳,二氧化硅逐层包覆的硅粒子,将得到的产物浸泡在HF溶液中,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硅,得到负极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