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终端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9308.2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冬;丁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1/00;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资源 指示 信息 获取 终端 基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终端及基站,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同时指示多个子帧或者多个码块的资源编号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根据预设资源编号与加扰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下行调度资源的资源编号对应的加扰模式;根据所确定的加扰模式,对所述下行调度资源所承载的数据块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所述CRC和所述数据块发送给终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CRC加扰的方法来隐式指示下行要指示的资源编号的方式,实现了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同时给出多个子帧或者多个码块的资源编号的目的,同时能够减少信令开销,保证协议的可工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4G TD-LTE的阶段的设计之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传输并不是完全可靠,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能丢失某些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从而导致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出错率变高。为了避免这类问题,PDCCH引入了一个下行链路分配索引(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DAI)字段,用于告知UE在HARQ反馈窗口内有多少个子帧包含下行传输。在HARQ bundling中,还可以帮助UE检测到是否丢失了下行DCI,并避免出现丢失了某些下行DCI却反馈确认ACK信息的情况。在HARQmultiplexing中,DAI可以辅助UE确定需要反馈多少比特的ACK/非确认NACK信息。
而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由于一个控制NR-PDCCH有可能调度多个下行的子帧,每个下行子帧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码块(code block,CB),现有技术无法一次性的在NR-PDCCH中给出各个子帧或者CB的资源编号,进而终端无法准确地确定所需反馈ACK/NACK/未接收到的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信息的比特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终端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同时指示多个子帧或者多个码块的资源编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根据预设资源编号与加扰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下行调度资源的资源编号对应的加扰模式;
根据所确定的加扰模式,对所述下行调度资源所承载的数据块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
将加扰后的所述CRC和所述数据块发送给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及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所述加扰后的CRC为基站根据预设资源编号与加扰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下行调度资源的资源编号对应的加扰模式后,根据所确定的加扰模式对所述下行调度资源所承载的数据块的CRC进行加扰得到的;
对所述加扰后的CRC进行解加扰处理,得到所述数据块的CRC的加扰模式;
根据预设资源编号与加扰模式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CRC的加扰模式对应的资源编号,并作为所述下行调度资源的资源编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资源编号与加扰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下行调度资源的资源编号对应的加扰模式;
加扰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加扰模式,对所述下行调度资源所承载的数据块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