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9047.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陈立;何彩云;何敬愉;张炳照;傅雄飞;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12R1/38;C02F103/08;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复合菌剂 降解石油烃 制备方法和应用 柴油食烷菌 不动杆菌 假单胞菌 海杆菌 有效地 应用 除烃 海绵 海洋石油污染 环境微生物 微生物主体 环境问题 设备需求 制备过程 培养基 芳香烃 石油烃 支链烃 直链烃 降解 菌剂 去除 接种 简易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微生物主体包括柴油食烷菌、海绵假单胞菌、威尼斯不动杆菌以及除烃海杆菌,此微生物复合菌剂可应用于降解石油烃,进一步应用于降解污水中的石油烃,其能够全面有效地降解石油烃中大量存在的直链烃、支链烃及芳香烃,且去除率高,其在降解石油烃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海洋石油污染的环境问题。此外,此微生物复合菌剂由柴油食烷菌、海绵假单胞菌、威尼斯不动杆菌以及除烃海杆菌接种于菌剂培养基进行共同培养而得到,制备过程简单,设备需求简要,操作简易,需要的环境条件温和,适于工业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污染多数发生在海洋环境中,会对海洋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不仅引起大面积海域缺氧从而导致海生动植物的死亡,还会造成海滩荒芜,破坏海产养殖和盐田生产,毁坏滨海旅游区,降低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此外,许多石油烃类通过食物链进入鱼虾贝类体内,影响其经济价值,并通过食物富集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石油污染时海洋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
石油烃成分非常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微生物能降解石油中的所有组分。现有的用于降解含油废水中的石油组分的微生物具有去除效率低、降解芳香烃不全面、环境适应性和功能稳定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能够同时全面有效地降解石油烃中大量存在的直链烃、支链烃及芳香烃,能够提高受石油污染的海水中的石油烃的去除率,从而有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以获得一种能够同时全面有效地降解石油烃中大量存在的直链烃、支链烃及芳香烃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且该制备方法所需环境条件温和且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降解石油烃的应用,以使得能够更有效、快速、全面地降解石油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降解污水中的石油烃的应用,以能够快速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石油烃,提高受石油污染的污水中的石油烃的去除率,达到较佳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微生物主体包括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海绵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chastrellae)、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以及除烃海杆菌(Marinobacterhydrocarbonoclasticus)。
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dieselolei)、海绵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chastrellae)、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以及除烃海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接种于菌剂培养基进行共同培养,得到微生物复合菌剂。
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降解石油烃的应用。
上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在降解污水中的石油烃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