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管理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8822.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海军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64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推动着数据存储管理向巨量化复杂化发展,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大范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计算,云计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云数据管理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数据管理使更大数据量的处理成为可能,被称为下一代的因特网计算和下一代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数据管理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虽然云计算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和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对于云数据管理,现有的云数据管理方式在用户的数量比较庞大的情况下,将海量数据复制到云上,需要巨大的带宽,而现有的带宽达不到将海量数据复制到云上的要求,因此对数据的管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云端的数据管理效率的云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数据管理系统。具体地,该系统包括:
数据传输模块,配置为根据用户的请求,将数据由源端通过预设数据接口传输至目标端;
数据恢复模块,配置为当所述目标端为客户端且所述客户端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对所述客户端的数据进行恢复;
数据管理模块,配置为当所述源端为云端时,根据所述用户的需求对云端的数据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管理包括拷贝、删除和验证关联性。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空间确认子模块,配置为所述目标端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保存所述数据;
数据准备子模块,配置为通过代理程序对所述数据进行前处理、一致性校验和静默快照;以及,
配置为当所述目标端为云端时,在所述云端划分出用于存储所述数据的空间和冗余空间;
数据迁移子模块,配置为将所述数据由源端迁移至目标端。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
连接模块,配置为使所述源端与所述目标端建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模块还包括:
验证通讯子模块,配置为验证所述源端与所述目标端能否通讯;
链路适配子模块,配置为当所述源端与所述目标端不能通讯时,将所述源端和所述目标端的链路进行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
定制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的需求,对展示给所述用户的界面进行定制,以及对展示给所述用户的工作流进行定制;
计费模块,配置为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用户使用的服务资源进行计费;
监控模块,配置为监控资源的使用状态、用户状态、链路状态网络状态、作业状态和软硬件状态;
用户管理模块,配置为管理所述用户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的请求;
根据所述请求的内容,通过预设数据接口向客户端传输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的数据出现异常,对所述客户端的数据进行恢复。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传输为下载操作,则根据所述请求的内容,通过预设数据接口向客户端传输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客户端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保存所述数据;
若是,则通过代理程序对所述数据进行前处理、一致性校验和静默快照;
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客户端;
若所述传输为上传操作,则根据所述请求的内容,通过预设数据接口向客户端传输数据,包括:
判断云端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保存所述数据;
若是,则通过代理程序对所述数据进行前处理、一致性校验和静默快照;
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
作为优选,接收用户的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客户端建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海军,未经汪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加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客户端访问存储系统的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