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鲁氏菌病CF-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517.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开荣;张金亚;王楠;徐磊;王苗苗;丁家波;蒋玉文;朱良全;程君生;蒋卉;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张海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鲁氏菌 cf elisa 抗体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F‑ELISA)诊断试剂盒,本试剂盒将补体结合试验(CFT)中的反应系统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的酶标记放大系统相结合。本试剂盒较传统补体结合试验诊断试剂而言,具有敏感性高、使用简便、快速、高通量,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而较传统ELISA诊断试剂盒而言,具有特异性高、可检测各种布病特异性抗体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布病诊断工具。本试剂盒主要组份:脂多糖LPS抗原包被板、强阳性对照血清、弱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豚鼠补体、酶标记豚鼠补体C1q‑B单克隆抗体60G4、底物显色液、终止液、洗涤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用生物制品领域,具体是涉及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F-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是一种新型布鲁氏菌病诊断制品。
背景技术
布鲁氏菌病(布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或称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布病在世界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人类对该病的研究认识逐步加深,诊断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布病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布病血清学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平板凝集试验(PT)、试管凝集试验(SAT)等传统的诊断技术,逐渐被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等新检测技术所取代。当前,国际贸易指定的牛、羊、猪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有RBPT、CFT、iELISA、cELISA、FPA。
在布病血清学检测技术中,CFT被一致认为在特异性上优于其他方法,常被用来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等初筛试验检测为阳性或可疑的样品进行确诊。有研究报道称,补体结合试验的高特异性处决于其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特异性时,才能使得反应抗体暴露补体结合位点,引发补体结合,而凝集类试验、ELISA等在抗原抗体结合位点部分类似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结合而导致假阳性的发生。但传统布病补体结合试验中,需使用新鲜采集的绵羊红细胞,补体需在检测当天进行严格定量,因而,绵羊红细胞与补体等试剂的定量准确性对结果影响很大,而这些试剂的需在检测现场定量,对试剂的标准化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敏感性不太高,操作繁琐,难以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ELISA是一种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也较好的布病诊断技术,并且具有高通量检测的特点。目前,用于布病检测有间接ELISA(iELISA)和竞争ELISA(cELISA)两种ELISA技术。其中iELISA可以作为动物群体检测的筛选试验使用,cELISA可以作为动物个体检测的确诊试验使用。牛的布病ELISA检测方法已是国际贸易中指定的检测方法之一,其他种动物布病的ELISA检测方法也是研究的热点。但ELISA检测方法中,使用的酶标记二抗只检测IgG类布病抗体,对IgM等类型的布病抗体存在漏检。
CF-ELISA是一种在ELISA板孔中以酶显色技术显示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结果的补体结合类试验,CF-ELISA即具有CFT的高特异性优点,又具有ELISA高敏感性的优点,与传统补体结合试验相比,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具有高通量检测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原理,结合以酶标记放大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用纯化的布鲁氏菌LPS作为ELISA板的包被抗原,用以捕捉血清中布鲁氏菌病抗体,再通过加入豚鼠补体构成一种抗原、抗体与补体3者相互反应结合的补体结合反应系统,通过HRP标记的豚鼠补体C1q-B 60G4单抗及酶显色底物等作为补体结合反应的指示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补体结合类反应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一种新型的基于补体结合试验原理的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未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