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各向异性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6864.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雷;卢晓阳;廖文和;赵明韬;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常州元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奥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各向异性 块体 金属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玻璃又称作非晶态合金,不同于传统金属材料具有有序的晶体结构,金属玻璃内部结构呈现出长程无序的状态,这样的结构使得金属玻璃相较传统金属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高弹性、高韧性以及高硬度等一系列性能,这也使得金属玻璃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工程材料。由于金属玻璃内部缺乏长程的晶体结构,不会如同传统金属材料一样,因为内部晶体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宏观性能的各向异性。材料的各向异性,作为一种独特性能,可满足一些特殊应用需求。为使得金属玻璃呈现各向异性,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Ott等的研究中通过等温拉伸蠕变的方法使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金属玻璃呈现出了结构各向异性;而在英国剑桥大学Concustell等的研究中则通过单轴热压的方法使Pd40Cu30Ni10P20块体金属玻璃展现出了宏观弹性性能的各向异性;此外,中国发明专利CN101673605B通过将块体金属玻璃在磁场下退火进行反玻璃化处理,获得了具有优异性能的各向异性纳米/非晶复合永磁材料。然而,以上的研究报道中均为通过对金属玻璃进行后处理的方法使其呈现出各向异性,如何在金属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各向异性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通常是通过特定体系的熔融合金液快速冷却凝固实现,凝固后的块体金属玻璃继承了合金在液相中的短程有序团簇结构,而凝固后的块体金属玻璃内部团簇结构则呈现为长程无序排列,并使得制备的块体金属玻璃表现为宏观各向同性。上述块体金属玻璃内部短程有序团簇结构的存在,为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制备具有宏观各向异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熔融合金液在凝固过程中的热流控制与单向冷却,实现宏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全非晶态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流控制单向冷却装置,包括管式坩埚、隔热挡板、冷却介质、加热装置以及抽拉杆,包括管式坩埚、隔热挡板、加热装置、冷却介质以及抽拉杆,管式坩埚一端与抽拉杆一端相连接,随抽拉杆沿轴向运动;冷却介质穿过抽拉杆设置在管式坩埚下方,加热装置设置在管式坩埚四周,在冷却介质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热挡板。
管式坩埚内可装入特定尺寸与成份的合金棒;加热装置可对管式坩埚整体或部分加热,并保证制备过程中管式坩埚上部合金始终处于熔融状态;管式坩埚可随同抽拉杆沿轴向向下匀速运动,当管式坩埚下部没入冷却介质后可实现上部熔融合金液的快速冷却凝固;此外,在冷却介质与加热装置之间加装有隔热挡板,起到隔热的作用。
利用上述装置制备各向异性块体金属玻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制出直径3~6mm特定组分的合金棒,接着置入相应内径的管式坩埚中,并置于高纯惰性气体环境下保护;
第二步:采用加热装置对装有合金棒材的管式坩埚整体加热,并使管式坩埚内的合金棒材完全熔融为合金液;
第三步:通过抽拉杆带动管式坩埚沿轴向向下以1~5mm/s的速度匀速没入冷却介质中,实现对合金液凝固过程中的热流控制与单向冷却,并完成宏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全非晶态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所述管式坩埚材质为石墨、刚玉、石英或不锈钢。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所述高纯惰性气体采用高纯氩气或高纯氦气。
进一步的,第二步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炉或感应加热线圈。
进一步的,第三步中所述冷却介质选用具有较高导热效率的Ga-In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创新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块体金属玻璃在制备冷却凝固过程中的热流控制与单向冷却,实现了块体金属玻璃内部短程有序团簇结构的重排,并完成宏观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全非晶态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
2、本发明所制备各向异性块体金属玻璃宏观力学性能差异显著,平行热流方向截面的纳米压痕显微硬度值可显著高出垂直热流方向截面2~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热流控制单向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V1块体金属玻璃横、纵截面X射线衍射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常州元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奥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常州元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凯奥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室温塑性的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 下一篇:音膜粘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