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6406.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峰;丁杰;李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流动 态膜好氧泥膜 共生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生物膜反应器一种微生物填料,处理污水的效果不理想,且微生物填料在处理污水一段时间以后,容易因为缺氧而导致效率降低。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
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包括反应器1、曝气室2、澄清池、混合室3和带有挂钩的连接板,所述反应器1通过隔板分为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的体积比为1:1.5,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的体积大于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保证接触充分,有利于污水处理,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内设置有楔形筛网,隔板的上侧设置有通孔结构,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通过通孔结构相连通,所述带有挂钩的连接板水平卡接在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的上端,10-100个微生物填料单元13通过挂钩固定在连接板的下侧,相邻的微生物填料单元中心距离超过3cm,避免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互相之间产生不良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的前端上侧设置有污水入口,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与曝气室2通过管路相连通,曝气室2的下侧设置有曝气管22,曝气室2的后端通过管路与澄清池相连通,曝气室2的下端通过气流管4与混合室3相连通,澄清池的上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澄清池的下端通过污泥流管5与混合室3相连通,混合室3通过管路与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相连通。
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设置两个微生物反应室,两个微生物反应室内均选择好氧微生物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理想,其中,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微生物填料单元,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互相之间不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无运动机件、无机械搅拌系统、能耗极低、几乎不可能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包括反应器1、曝气室2、澄清池、混合室3和带有挂钩的连接板,所述反应器1通过隔板分为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的体积比为1:1.5,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的体积大于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保证接触充分,有利于污水处理,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内设置有楔形筛网,隔板的上侧设置有通孔结构,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和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通过通孔结构相连通,所述带有挂钩的连接板水平卡接在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的上端,10-100个微生物填料单元13通过挂钩固定在连接板的下侧,相邻的微生物填料单元中心距离超过3cm,避免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互相之间产生不良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的前端上侧设置有污水入口,第二级微生物反应室12与曝气室2通过管路相连通,曝气室2的下侧设置有曝气管22,曝气室2的后端通过管路与澄清池相连通,曝气室2的下端通过气流管4与混合室3相连通,澄清池的上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澄清池的下端通过污泥流管5与混合室3相连通,混合室3通过管路与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相连通。
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设置两个微生物反应室,两个微生物反应室内均选择好氧微生物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理想,其中,第一级微生物反应室11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微生物填料单元,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互相之间不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所述多相流动态膜好氧泥膜共生反应器无运动机件、无机械搅拌系统、能耗极低、几乎不可能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爱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