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间隙弹簧操作口盖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5366.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王昆;于佰明;侯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B64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盖 转接 扭簧 舱体 弹簧 转轴 连接钉 小间隙 双扭簧结构 安装内腔 闭合状态 飞行过程 机体结构 气动性能 扭簧套 预变形 插座 搭接 搭靠 耳片 簧体 扭力 上机 下耳 小孔 圆孔 中段 预制 保证 穿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间隙弹簧操作口盖,包括舱体、口盖、上转接支座、下转接支座、连接钉、转轴和扭簧等部分。舱体上预制脱落插座的安装内腔。口盖上机加有上下耳片,转轴从口盖上、下耳片的圆孔穿过,并固定在上、下转接支座上,上、下转接支座通过连接钉固定在舱体上。扭簧设计为平列双扭簧结构,扭簧套在转轴上,两端插入上、下转接支座的小孔中固定,扭簧中段通过簧体本身搭靠在口盖上,利用扭簧预变形产生的扭力实现与口盖间的可靠搭接。本发明在保证口盖的开/关动作可靠、顺畅的前提下,能够使弹簧操作口盖在闭合状态下与机体结构的间隙不大于1mm,从而保证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间隙弹簧操作口盖。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设计中,无人机发射多采用助推发射、弹射、空中发射或者地面滑跑起飞等方式。在无人发射时,需要通过脱落插座给机载电气设备提供启动供电和初始信号检查命令,满足无人机发射前的设备启动和初始信号自检需求。在发射前,需将操作口盖打开,在地面对接脱落插头/插座;发射时,脱落插头/插座分离,操作口盖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弹闭合,以维持机体的气动外形。
以往的操作口盖多采用转轴位于机体外的方式,以实现口盖的大角度翻转,但由于转轴与弹簧外露,会在飞行过程中造成较大的阻力。若将转轴内置于机体内,由于打孔必要的边距限制以及口盖大角度翻转的要求,会导致口盖在闭合时与机体间的缝隙较大,亦会产生较大的气动阻力,影响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
本发明通过技术设计可以在无人机曲面外形上,设计出一种小间隙的弹簧操作口盖,此操作口盖可在脱落插座分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闭合维形,保证机体结构表面间隙不大于1m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以弹簧为动力源的小间隙、自闭合、易使用的操作口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小间隙弹簧操作口盖,包括舱体、口盖、上转接支座、下转接支座、连接钉、转轴、扭簧:舱体为操作口盖安装的本体,上面预留脱落插座的安装接口及对接空间,所述口盖四周与舱体间预留运动间隙,口盖上下侧伸出两个耳片,耳片上制圆孔,从而将口盖套在转轴上,上转接支座的下表面和下转接支座的上表面预制圆孔,用于固定转轴,上转接支座、下转接支座与舱体相接触的面上制螺纹孔,连接钉采用六角头或者圆柱头螺钉,从舱体内侧向外拧入上转接支座和下转接支座的螺纹孔内,将上转接支座、下转接支座连同口盖一起固定在舱体上,所述扭簧为平列双扭簧结构,套在转轴上,上转接支座的下表面与下转接支座的上表面预制小孔,用以固定扭簧的两端,扭簧的中段在扭簧预变形产生预应力情况下,搭靠在口盖的内侧端面上,从而提供口盖的闭合动力,并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提供预紧力保证口盖不与舱体间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口盖与舱体间不发生干涉,且其间隙在闭合状态下不大于1mm。
所述口盖由2A12铝合金机加成型。
所述口盖四周与舱体间预留的运动间隙为0.5mm-1mm。
所述转轴采用20号钢制成。
所述上转接支座、下转接支座由2A12铝合金机加成型。
所述扭簧采用T9A冷拉碳素弹簧钢丝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上、下转接支座的设计,将口盖运动的转轴中心线尽量贴近舱体表面,同时对口盖与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干涉的部位进行修形,保证其在转动过程中的间隙不小于1mm,从而保证运动的顺畅性。
(2)本发明在保证口盖开/关动作可靠、顺畅的前提下,能够使口盖在闭合状态下与机体结构的间隙不大于1mm,从而保证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