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探测终端、主站、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3732.6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雯;李巧妹;李庆忠;王本明;王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忠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线路 故障 定位 方法 探测 终端 主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探测终端、主站、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共秩序和正常生活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线路分布范围广,常面临各种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是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力线路距离长、分布地域广、地理环境多样、气象条件复杂,在雷击、雨雾、污秽等恶劣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闪络,导致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的发生。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发生后如何快速查找故障点,消除故障、恢复运行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主要工作。传统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如阻抗法、故障分析法(工频参量法)、行波法等,均基于电力线路参数理论和行波传播理论,考虑线路的结构特点等进行检测和信号分析定位故障点,这些故障定位方法对不同线路的具体情况往往需要修正,且易受信号传播衰减和干扰的影响造成故障定位不准确,不能满足电力线路的快速恢复输电、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现有的一种电力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线路铁塔上流过的故障电流来定位故障点,其缺点是只能定位通过杆塔接地的故障,而对于故障电流不流经杆塔的故障则不能定位,所以无法满足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探测终端、主站、定位系统,能够提高查找故障点的成功率,节省查找故障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电力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一、安装在与相关电力线路走径相关的已知位置处的探测终端探测所述已知位置处的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的参数数据,所述与电力线路走径相关的已知位置包括:电力线路杆塔上的位置、垂直投影于电力线路路径上或路径附近的地面以上的位置、能够检测到所述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的参数的其他位置,所述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包括:电力线路导线周围的磁场;
步骤二、所述探测终端记录所述参数数据以及所述参数数据相对应的时间;
步骤三、所述探测终端将探测到电力线路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发生由小到大的突变的时刻T0,确定为相关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的开始时刻;
步骤四、所述探测终端在T0后提取故障参考数据,所述故障参考数据包括:磁场强度发生由小到大的突变的时间T0、T0之前的相邻时间段Δt1及T0之后的相邻时间段Δt2内探测到的所述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的参数数据及其相对应的时间,时间段Δt1内的所述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的数据来源于步骤二 中记录的所述参数数据及其相对应的时间,所述Δt1及所述Δt2的时间长度预先给定,所述Δt1大于或等于零秒,所述Δt2大于零秒,Δt1的长度和Δt2的长度均满足步骤六中故障点定位运算的需要;
步骤五、所述探测终端将步骤四中提取的所述故障参考数据传输到主站;
步骤六、主站使用步骤五中传输来的所述故障参考数据,以及探测到所述故障参考数据的所述探测终端所处的所述已知位置,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处理数据,得出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的故障点位置的信息,和/或,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的开始时刻。
上述步骤一中所述能够反映电力线路短路故障特征的物理量以及与电力线路运行状态相关的物理量还包括:电力线路导线接地或短路造成的弧光放电所产生的声音;
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忠,未经李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