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1533.1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夏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众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36 | 分类号: | H01G4/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 电容器 引出 电线 复合 套管 | ||
1.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包括箱子,箱子由箱体和箱盖(5)密封联接而成,箱子内放置有电力电容器和散热绝缘油,箱盖(5)上开设有用于分别穿过两根导电棒(2)的两个输出孔,导电棒(2)外套设有复合套管,其特征是,该复合套管包括:
螺栓电极(1),由螺纹部、夹持部(11)、密封部(12)组成,导电棒(2)的外端头(21)与螺栓电极(1)电连接;
塑料棒(4),由上联接柱(40)、中段柱、下联接柱(41)、螺纹柱(42)组成,下联接柱(41)放置在箱盖(5)输出孔外的内凹空腔内,塑料棒(4)套在导电棒(2)外;
硅橡胶伞套(9),包裹在塑料棒(4)的上联接柱(40)、中段柱、下联接柱(41)的外圆周;
金属顶帽(3),紧套在塑料棒(4)的上联接柱(40)、螺栓电极(1)的密封部(12)和部分硅橡胶伞套(9)外,将塑料棒(4)的上联接柱(40)、螺栓电极(1)的密封部(12)和部分硅橡胶伞套(9)固定在一起;
螺母(8),用塑料制成,拧入螺纹柱(42),螺母(8)的圆环端面(81)紧压箱盖(5)中内凹空腔的底背面,能将塑料棒(4)固定在箱盖(5)上,螺母(8)上设置有穿过导电棒(2)的通孔;
第一密封圈(61),安装在内凹空腔底与下联接柱(41)之间;
硅橡胶套(7),套在螺母(8)与箱子内散热绝缘油接触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密封圈(62),该第二密封圈(62)安装在所述螺纹柱(42)的端面与所述螺母(8)的内底面之间且被螺母(8)紧压,所述散热绝缘油不能从导电棒(2)与塑料棒(4)之间的缝隙内泄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硅橡胶套(7)的上端延伸至包裹所述螺母(8)的圆环端面(81),硅橡胶套(7)的下端(71)延伸至所述螺纹柱(42)的端面与所述螺母(8)的内底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顶帽(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内翻边,能包裹部分密封部(12),金属顶帽(3)的下部也设置有第二内翻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上联接柱(40)具有锥形部,所述金属顶帽(3)的第二内翻边套在锥形部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螺母(8)的内底面设置有锥状(82),所述第二密封圈(62)的形状也为锥状。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塑料棒(4)和/或螺母(8)中的塑料为聚氨酯、玻璃钢、尼龙或胶木。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电容器引出电线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棒(2)为铜棒、铝棒、铜合金棒或铝合金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众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众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15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电力电容器
- 下一篇: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