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地铁站台的变速循环借还书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328.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萍嘉;季翔;刘忻宇;孙波;王峰;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B65G15/58;B65G15/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耿岩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地铁 站台 变速 循环 借还书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借还书带,具体是一种将地铁候车空间充分利用,提供快速阅读服务的地铁站台变速循环借还书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于地下空间建设的标准从简单的功能型逐步向舒适型转变。那么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理利用便成为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通用标准,如何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兼顾人的感受、整合零散空间成为本领域前沿研究的热点。目前,很多发达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也方兴未艾。为了合理利用地铁空间内的零散空间并照顾候车人群的乘车体验、充分利用短暂的候车时间,发达国家很多城市的地铁站设有免费为乘客提供图书的简易书架,人们在乘坐地铁出行时可以自由挑选书籍进行阅读,既丰富了候车时间,合理利用了地铁站不易使用的空间。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索,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有的地铁书架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存书量少、存取方式单一等缺陷,无法满足大容量地铁交通环境下的候车人群阅读需求,地铁阅读空间亟待一种高速、自动化程度高、大运量、存取方式多元化的自动存取书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地铁站台的变速循环借还书带,慢速书带使书籍缓慢的从行人身旁经过,行人可以挑选中意的书籍进行阅读,也可以随手进行还书。行人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来选择书籍,选中后,该书籍从慢速书带掉落至快速书带,迅速送达读者手上。本发明的书带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绕地铁站一周,循环回转。地上部分供人取书还书、地下部分避开地铁屏蔽门,不影响乘坐地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地铁站台的变速循环借还书带,包括慢速传送书带,慢速传送书带中部设有镂空,慢速传送书带下方设有快速传送书带;所述的慢速传送书带和快速传送书带下方设有多个用于带动传送书带运动的传送带轴;所述的慢速传送书带上均匀设有智能借还书夹,智能借还书夹内设有集成控制器;所述的地铁站台层变速循环借还书带还包括PC控制终端和设置在书籍上的识别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智能借还书夹包括两块竖直的夹书板,智能借还书夹的底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与夹书板底部铰接;所述的集成控制器设置在夹书板内,集成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电磁铁B,输入端连接自复位按键开关、射频卡识别模块;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识别装置采用射频卡标签。
优选的,所述的智能借还书夹包括两块竖直的夹书板,智能借还书夹的底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与夹书板底部铰接;所述的集成控制器设置在夹书板内,集成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铁A、电磁铁B,输入端连接自复位按键开关、射频卡识别模块;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识别装置采用射频卡标签。
优选的,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在夹书板内,继电器触点设置在夹书板内部的一侧;所述的自复位按键开关设置在智能借还书夹底部的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地铁站台层变速循环借还书带还包括近地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的夹书板的底部设有能与凹槽吸合的复位磁体。
优选的,所述的慢速传送书带和快速传送书带之间由金属支架支撑;所述的慢速传送书带和快速传送书带之间采用透明材质围挡,且设有用于取书的开门。
优选的,所述的快速传送书带表面为橡胶颗粒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传送带轴两端设有金属边框,所述的金属边框上方为水平的边框,能够辅助挡板复位。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采用GW01模块。
优选的,所述的PC控制终端包括多个触控电子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快速慢速两条回转书带,既能满足无目的地随便看看的读者的阅读需要,也能满足有目的读者的阅读需要。合理的利用的地铁站的空间,而且不会影响乘客正常乘坐地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书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书带的整体俯视图,其中实线为地上部门,虚线为地下部分;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慢速传送书带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1-1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借还书夹挡板自复位上锁功能示意图,箭头表示运动方向;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智能借还书夹采用电磁铁锁书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