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茎枯病的治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6348.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兴邦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G9/10;A01N65/4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茎枯病 治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芦笋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茎枯病的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原产于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非和西亚,是被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芦笋茎分地下茎和地上茎,各有不同的功能。芦笋为须根系,由肉质贮藏根和须状吸收根组成。肉质贮藏根由地下根状茎节发生,多数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层内,寿命长,只要不损伤生长点,每年可以不断向前延伸,一般可达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贮藏茎叶同化养分的作用。芦笋的嫩茎为产品器官,嫩茎产生的数量及质量取决于鳞芽的数量及发育的状况。而鳞芽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地下茎的发育状态,鳞芽发育生长,嫩茎形成,依赖于肉质根中积累的养分。但肉质根贮藏养分的多寡取决于上年地上部枝叶生长的时间及繁茂程度。芦笋茎枯病是芦笋在生长期常发生的一种病症,发病期,在距地面30厘米处的主茎上,出现浸润性褐色小斑,而后变成淡青至灰褐色,同时扩大成棱形,也可多数病斑相连成条状。病斑边缘红褐色,中问稍凹陷呈灰褐色,上面密生针尖状黑色小点。如空气干旱病斑边缘清晰,不再扩大成为慢性型病斑。若于气阴雨多湿,病斑可迅速扩大蔓延,致使上部的枝茎枯死。在小枝梗和拟叶上发病,则先呈褪色小斑点,而后边缘变成紫红色中间灰白色并着生小黑点。由于迅速扩大包围小枝易折断或倒伏,茎内部灰白色、粗糙,以致枯死。该病由真菌致病。在多雨有风的条件下传染迅速,雨水溅沾也可传染。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蔓延的方向和发病迅速常受风的影响。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氮肥过多等,均易加重该病发作。目前对于此病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常是将患病茎割除来避免此病的传播,但是这种方法会严重阻碍竹笋正常的生长发育,并且治疗效果不显著,致病的真菌仍然有可能继续侵染芦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茎枯病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芦笋茎枯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翻动病笋根部的土壤,并向其中加入混合土壤,每棵病笋混合土壤的加入量为1-2kg,其中混合土壤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樟树根部土壤200-220份、天仙藤15-17份、亚麻根12-14份、石榴皮16-19份;
(2)在患病芦笋的病斑处均匀的涂上药膏,第二天在患病芦笋的病斑处均匀的喷上药液,其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紫荆皮19-23份、榆白皮10-14份、雪莲花10-15份、芸香草12-16份、珍珠草11-17份、花蝴蝶根13-15份、冬葵子16-18份、皂荚12-15份、水200-250份;其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左旋肉碱富马酸盐12-16份、毛果芸香碱盐酸盐3-5份、丁基黄原酸钾6-8份、乙酰L-肉碱盐酸盐9-13份、水100-120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的混合土壤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天仙藤、亚麻根、石榴皮烘干后,粉碎过20目筛,然后与樟树根部土壤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土壤。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的药膏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紫荆皮、榆白皮、雪莲花、芸香草、珍珠草、花蝴蝶根、冬葵子、皂荚放入沸水中,中火煎煮4-5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将滤液浓缩至膏状物,制得药膏。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的药液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左旋肉碱富马酸盐、毛果芸香碱盐酸盐、丁基黄原酸钾、乙酰L-肉碱盐酸盐放入50℃的水中,采用300r/min的转速搅拌10min,制得药液。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兴邦家庭农场,未经界首市兴邦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的纳米粉体材料分散装置
- 下一篇:物料搅拌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