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芒果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5422.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宗斌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56;A01P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5473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芒果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芒果蓟马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芒果是广西种植的果树之一,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其中蓟马是危害芒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成虫和若虫均危害芒果花序、幼果和嫩叶,尤其对幼果危害最大,常在果实基部和荫蔽之侧部啃食果皮,造成伤斑,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率。
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化学名称:3-溴-1-(3-氯-2-吡啶基)-N-[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羟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溴氰虫酰胺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而防治害虫。鱼尼丁受体的激活可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从而损害害虫的肌肉运动调节、麻痹,最终导致其死亡。该药表现出对哺乳动物和害虫鱼尼丁受体极显著的选择性差异,大大提高了对哺乳动物、其他脊椎动物以及其他天敌的安全性。
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化学名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其杀虫机制是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而导致昆虫死亡。该药具内吸性,对昆虫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果树、水稻、蔬菜上的多种害虫。
在芒果蓟马的防治中,吡虫啉是最常用的药剂之一,但因其长期单一的使用,使得芒果蓟马对其的抗性增大,药效降低,因此急需一种高效低毒且能延缓其抗性发展的新产品,能有效控制芒果蓟马的危害,保障作物的稳产丰收。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人对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蓟马有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芒果蓟马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显著提高药效,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治芒果蓟马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组成,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的重量比为1-3:2-5,优选的,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的重量比为2:3。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溴氰虫酰胺在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5%,丁硫克百威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20%。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剂,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悬浮剂。
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有效成分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在相互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成本。
(2))本发明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混配剂对芒果上的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延缓芒果蓟马抗药性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测定杀虫剂活性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室内生物测定实施例
实施例1:溴氰虫酰胺和丁硫克百威及不同配比对芒果茶黄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94%的溴氰虫酰胺原药(美国杜邦公司);90%的丁硫克百威原药(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试验对象:芒果茶黄蓟马,采自广西田阳县郊区,室内采用盆栽芒果苗饲养。
试验方法: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14-2008),采用浸叶法。将鲜嫩的芒果(绿色)叶片剪成5mm*20mm长条,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充分阴干,放入指形管(高5cm,内径1cm)中;用小毛笔将生长一致的茶黄蓟马成虫轻轻挑入管中,用保鲜膜封口;每管试虫20头,每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浸渍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将试管平放在白瓷盘中,用黑布遮光,放于26-27℃恒温箱中进行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宗斌,未经张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