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5133.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举;柴传程;吴凯;莫明月;杨浪;肖德武;朱培元;李世冉;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涅特 效应 教学 仪器 | ||
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属于教学设备领域,由底板、第一支架、旋转轴、铁磁体、立架、铁屑、放屑盒、小齿轮、把手、连杆、大齿轮、大齿轮轴和第二支架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立架通过胶水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放屑盒水平放置在立架的上表面,旋转轴的左端与第二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旋转轴的右端与第一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小齿轮和铁磁体以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轴上,第二支架中安装有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在一起,连杆通过螺纹与大齿轮轴连接,把手通过螺纹与连杆连接。该装置可以较好的演示巴涅特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具体地说是采用了铁磁体和铁屑,能够进行铁磁体磁化并且吸引铁屑的演示设备,属于教学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巴涅特效应是一种铁磁体磁化的方式,对于了解磁化的概念和原因有很大的帮助,是中学生课外拓展课程中可以掌握的一种效应,但在教学中,缺少一种能够直观并准确感受巴涅特效应的仪器来满足学生对该效应的理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由底板、第一支架、旋转轴、铁磁体、立架、铁屑、放屑盒、小齿轮、把手、连杆、大齿轮、大齿轮轴和第二支架组成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立架通过胶水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放屑盒水平放置在立架的上表面,旋转轴的左端与第二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旋转轴的右端与第一支架通过轴承连接,小齿轮和铁磁体以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轴上,第二支架中安装有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在一起,连杆通过螺纹与大齿轮轴连接,把手通过螺纹与连杆连接。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铁磁体的转动使其磁化,并利用铁屑来显示其磁感线的方向,简单易懂,使得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理解巴涅特效应,并且对磁化的概念和原理进行理解。利用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将把手输入的转速扩大一定的倍数再传递给铁磁体,使得铁磁体获得较高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底板,3、旋转轴,4、铁磁体,5、立架,6、铁屑,7、放屑盒,8、小齿轮,9、把手,10、连杆,11、大齿轮,12、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巴涅特效应教学仪器,是由底板2、第一支架1、旋转轴3、铁磁体4、立架5、铁屑6、放屑盒7、小齿轮8、把手9、连杆10、大齿轮、大齿轮轴和第二支架12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底板2上表面,立架5通过胶水与底板2上表面连接,放屑盒7水平放置在立架5的上表面,旋转轴3的左端与第二支架12通过轴承连接,旋转轴3的右端与第一支架1通过轴承连接,小齿轮8和铁磁体4以键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轴3上,第二支架12中安装有大齿轮轴,大齿轮轴上安装有大齿轮11,大齿轮11与小齿轮8通过齿轮啮合在一起,连杆10通过螺纹与大齿轮轴连接,把手9通过螺纹与连杆10连接。
工作时,首先将铁屑6均匀的放置在放屑盒7中,快速的转动把手9使得铁磁体4获得较高的转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将放屑盒7左右水平晃动,观察到铁屑6受到吸引并沿着一些直线分布,这些直线与旋转轴3的轴线平行。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