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舱供应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864.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C.M.比尔斯;C.J.怀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3/06 | 分类号: | B64D13/06;B64D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供应 管道 | ||
一种空调和温度控制系统的机舱供应管道,包括第一管状主体,所述第一管状主体具有入口、出口、内表面、外表面和纵向轴线。所述内表面在所述第一入口处的直径约为8.404±0.002英寸(21.346±0.005厘米)。第二管状主体具有入口、出口、内表面、外表面和纵向轴线。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所述外表面在所述入口处的直径约为8.641±0.015英寸(21.948±0.038厘米)。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在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所述出口处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状主体的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一管状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总体涉及飞机空调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飞机空调和温度控制系统的机舱供应管道。
背景技术
飞机包括向乘客室、驾驶舱等提供经调节的空气的空调和温度控制系统(CACTCS)。在许多情况下,将发动机压缩机放气供应到CACTCS。放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大体取决于哪个压缩机抽取位置联接到CACTCS。在其他情况下,用于CACTCS的空气由电驱动的压缩机提供。在任一情况下,空气通过流体联接到压缩机的出口管道被输送到飞机的各部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空调和温度控制系统的机舱供应管道包括第一管状主体,所述第一管状主体具有入口、出口、内表面、外表面和纵向轴线。所述内表面在第一入口处的直径约为8.404 ± 0.002英寸(21.346 ± 0.005厘米)。第二管状主体具有入口、出口、内表面、外表面和纵向轴线。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外表面在入口处的直径约为8.641 ±0.015英寸(21.948 ± 0.038厘米)。第二管状主体的内表面在第二管状主体的出口处流体连接到第一管状主体的内表面。第一管状主体的纵向轴线垂直于第二管状主体的纵向轴线。当沿着第一管状主体的纵向轴线进行测量时,在第一管状主体的入口与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约为7.702 ± 0.1英寸(19.563 ± 0.25厘米)。
附图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结论处的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并明确要求保护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主题。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飞机的机舱供应管道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等距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顶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底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入口的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道的出口的放大视图;并且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机舱供应管的横截面侧视图。
详细描述参考附图通过实例的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以及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示意性地示出大型机舱空调和温度控制系统(CACTCS)组件的机舱供应管道子系统10的实例。子系统10包括空气循环机12,所述空气循环机12通过机舱供应管道20向空气分配系统16提供经调节的空气。空气循环机12可针对温度和湿度两者调节空气。空气分配系统16将经调节的空气分配在整个飞机的包括驾驶舱的机舱上。子系统10还包括接地供应14,所述接地供应14将经调节的空气通过机舱供应管道20从通常位于机场登机口处的接地端子提供给空气分配系统16。接地供应14在飞机停靠在登机口处时减轻对运行空气循环机12的需求。机舱供应管道20有助于引导气流并且减弱通常是来自空气循环机12和接地供应14的经调节的空气的副产物的振动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未经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 下一篇:老年人辅助看护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