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813.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张裕祥;刘清珺;曲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5;B01D46/00;B01D53/00;F24F3/16;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净化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植物净化装置包括植物净化单元以及使用效率可调节的物理化学净化单元,物理化学净化单元与植物净化单元通过送风通道连通;该植物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污染物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植物净化单元风速的风速检测仪以及用于驱动气体由物理化学净化单元送入植物净化单元的风机,控制模块用于室内污染物浓度调节物理化学净化单元的使用效率,并根据风速检测仪的检测信号调节风机的转速,进而控制进入植物净化单元的风速。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净化装置在避免高浓度污染物损伤植物体的同时,确保风速在设定的范围之内,以发挥最优的植物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净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以苯系物、甲醛等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普遍存在于建筑、装修和装饰材料中,由此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对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各种空气净化装置对PM2.5的净化效率较高,但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普遍比较差。已有研究证明植物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促进植物高效地发挥其净化效果的方式。
实验证实,植物净化的效率与含有污染物的气体流速关系紧密。为了实现高效率的植物净化,必须确保滤过植物的气体流速在一定的范围内。现阶段的植物净化装置多需要在进风处设置过滤装置,以防止植物体受到较高污染物的损伤,但是进风处设置的过滤装置会显著的降低植物的接触风速。因此,设置的过滤装置与风速之间存在着矛盾难以实现高效的植物净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净化设备中植物净化低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净化装置,包括物理化学净化腔室以及用于放置植物的植物净化腔室,所述物理化学净化腔室与所述植物净化腔室通过送风通道连通,所述物理化学净化腔室的进风口设置有使用效率可调节的物理化学净化单元;该植物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污染物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植物净化腔室风速的风速检测仪以及用于驱动气体由物理化学净化腔室送入所述植物净化腔室的风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污染物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所述物理化学净化单元的使用效率,并根据风速检测仪的检测信号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进而控制进入植物净化腔室的风速。
根据本发明,所述物理化学净化单元包括物理化学净化腔室,所述物理化学净化腔室进风口处设有过滤器以及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滤器风量的调节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百叶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百叶窗的驱动机构,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百叶窗并列嵌设在所述进风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两侧的竖直的滑槽、设于所述过滤器两侧的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过滤器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物理化学净化腔室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所述植物净化单元包括用于放置植物的植物净化腔室,所述植物净化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延长气体与植物接触时间的气体滞留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气体滞留装置为设置于所述植物净化腔室的内壁上的螺旋导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所述植物净化腔室的开口朝上,所述植物净化腔室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周向排列围成用于放置植物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