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码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667.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0 | 分类号: | G06F8/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冯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同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代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基于的系统包括第一管理器、中间服务器和第二管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间服务器接收第一管理器发送的同步通知,所述同步通知携带第一管理器的标识、第二管理器的标识、项目标识和提交日志;
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器的标识和所述项目标识,获取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
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器的标识,从所述第一管理器获取待同步代码;
所述中间服务器将所述待同步代码添加在所述项目文件中得到同步文件,将所述提交日志和所述同步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管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器的标识和所述项目标识,获取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项目标识,判断本地内存中是否存在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
如果是,则直接从本地内存中获取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
如果否,则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器的标识,发送获取请求给所述第二管理器,所述获取请求携带所述项目标识,接收所述第二管理器发送的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管理器发送的同步通知之前,还包括:
生成数字证书,所述数字证书用于与第一管理器和第二管理器进行通信;
执行权限赋予指令,获得本地文件的读写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段,从所述第二管理器获取每个项目的项目标识及项目文件,存储所述每个项目的项目标识与项目文件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SVN管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SVN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Git管理器。
6.一种代码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基于的系统包括第一管理器、中间服务器和第二管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管理器发送同步通知给中间服务器,所述同步通知携带第一管理器的标识、第二管理器的标识、项目标识和提交日志;
所述第一管理器当接收到所述中间服务器获取代码的获取请求时,传输待同步代码给所述中间服务器,以使所述中间服务器将所述待同步代码同步至所述第二管理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的携带项目标识的获取请求时,发送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给所述中间服务器;
接收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的同步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Git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SVN管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SVN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Git管理器。
9.一种代码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管理器、中间服务器和第二管理器;
所述第一管理器,用于发送同步通知给所述中间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中间服务器获取代码的获取请求时,传输待同步代码给所述中间服务器,所述同步通知携带第一管理器的标识、第二管理器的标识、项目标识和提交日志;
所述中间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同步通知,根据所述第二管理器的标识和所述项目标识,获取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根据所述第一管理器的标识,从所述第一管理器获取待同步代码;将所述待同步代码添加在所述项目文件中得到同步文件,将所述提交日志和所述同步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管理器;
所述第二管理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的携带项目标识的获取请求时,发送所述项目标识对应的项目文件给所述中间服务器;接收所述中间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同步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Git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SVN管理器;或者,
所述第一管理器为SVN管理器,所述第二管理器为Git管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6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