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319.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门印刷(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14 | 分类号: | B41M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形码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防伪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鉴别商品的真伪,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帮助企业用户打击假冒产品、杜绝批量防造、保护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避免经济损失等。现代产品的防伪性能视为产品的基本属性之一,赋予每件产品一个唯一的、无规律可循的编码并标识于产品或其包装上。
传统的一维和二维码容易被人眼识别,也容易被仿造,因此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止假货和防串货的效能。由于中国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品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商品防伪和防串货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在商品外包装上人眼无法清晰识别,仪器能够精致识读的隐形喷码工艺在终极防伪和防串货在包装市场上引领新的潮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它能做到信息的单向透明,使隐形码有更高的保密性,达到防串货和防伪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隐形码生成步骤,通过计算机中预置的隐形码信息转化软件将需要喷印的防伪信息生成点状标识的隐形防伪标识码阵列;
隐形码底层印刷步骤,采用胶印设备在承印物上涂布印刷一层无碳油墨,该无碳油墨用红色的无碳油墨、蓝色的无碳油墨和黄色的无碳油墨按1:1:1的比例配置并在混合后得到;
隐形码喷印步骤,用隐形喷码设备将已经生成的标识码阵列采用接近白色的无碳油墨对着涂布过无碳油墨的印面进行喷印,喷印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喷印头离开印面的距离为3毫米;
光油涂布步骤,在喷印好标识码阵列的印面上涂布一层光油,将标识码阵列遮盖;
UV固化步骤,采用4200W~4600W的紫外光照着印面,持续时间为0.35秒,使光油固化。
上述的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其中,所述防伪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或数字信息。
上述的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其中,进行所述隐形码喷印步骤时,要在7000W~7500W的紫外光环境下进行。
上述的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其中,进行所述光油涂布步骤时,光油的涂布量要达到每平方米5克以上。
本发明的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将文字信息隐藏于传统的胶印油墨的图层中,生成的隐形码人眼不能轻易辨识,只能利用碳元素的透明性通过专用的识别仪器探测及解读,做到信息的单向透明,使隐形码有更高的保密性,达到防串货和防伪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隐形码生成步骤,通过计算机中预置的隐形码信息转化软件将需要喷印的防伪信息生成点状标识的隐形防伪标识码阵列;
隐形码底层印刷步骤,在承印物上涂布印刷一层无碳油墨,该无碳油墨用红色的无碳油墨、蓝色的无碳油墨和黄色的无碳油墨按1:1:1的比例配置并在混合后得到;
隐形码喷印步骤,用隐形喷码设备将已经生成的标识码阵列采用接近白色的无碳油墨对着涂布过无碳油墨的印面进行喷印,喷印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喷印头离开印面的距离为3毫米;喷印过程要在7000W~7500W的紫外光环境下进行;这时喷印的标识码阵列还是可以通过人眼进行识别;
光油涂布步骤,在喷印好标识码阵列的印面上涂布一层光油,光油的涂布量要达到每平方米5克以上,将标识码阵列遮盖;
UV固化步骤,采用4200W~4600W的紫外光照着印面,持续时间为0.35 秒,使光油固化,这时人眼就不容易辨识标识码阵列了,只能通过专用的识别装置才能读出隐形码。
本发明的隐形码的制作工艺,将文字信息隐藏于传统的胶印油墨的图层中,生成的隐形码人眼不能轻易辨识,只能利用碳元素的透明性通过专用的识别仪器探测及解读,做到信息的单向透明,使隐形码有更高的保密性,达到防串货和防伪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门印刷(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豪门印刷(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散热防雨的电力设备箱
- 下一篇:一种利用转印膜印刷的墙布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