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拉伸套管膜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9133.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赪;张丁;王素玉;谷汉进;钱鑫;韩国栋;崔宇辉;孙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32;B32B27/06;B32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严政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套管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拉伸套管膜以及它们的应用。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含有芯层组分和表层组分,表层组分含有20‑45份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的第一超低密度聚乙烯、0.1‑15份的低密度聚乙烯和0.1‑10份的功能母料;芯层组分含有20‑40份的丙烯基弹性体和60‑80份的第二超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0.92g/cm3,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1‑0.95g/cm3,第一超低密度聚乙烯和第二超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各自独立地为0.89‑0.92g/cm3。本发明的拉伸套管膜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该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拉伸套管膜,以及所述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或所述拉伸套管膜的应用。
背景技术
拉伸套管膜包装是利用顶端热封的管形弹性塑料薄膜,在常温下通过水平横向拉伸,从包装件的上方垂直罩套并在托盘底端释放弹性套膜,使之紧密包裹产品的一种包装方法,又称为冷收缩膜包装、冷拉伸套膜包装等。这种新一代拉伸套管膜具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而且能改善托盘装载商品的堆叠保护,同时为商店产品的展示提供优异的透明度。
因为需要同时满足强度和韧性的要求,拉伸套管膜通常为三层结构。外层要求具有较好的抗穿刺、抗撕裂性能,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透明性和密封性;中间层则需要具有较高的弹性。现有的拉伸管套膜中通常需要含有70重量%以上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而mLLDPE成本较高,从而使拉伸管套膜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拉伸管套膜普遍制作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该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拉伸套管膜以及它们的应用。本发明的拉伸套管膜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拉伸断裂应力、断裂拉伸应变、耐撕裂力、摩擦系数、回复率、透光度和雾度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其中,该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含有各自独立保存的芯层组分和表层组分,以所述表层组分为100重量份计,该表层组分含有20-45重量份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70重量份的第一超低密度聚乙烯、0.1-15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和0.1-10重量份的功能母料;以所述芯层组分为100重量份计,该芯层组分含有20-40重量份的丙烯基弹性体和60-80重量份的第二超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0.92g/cm3,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1-0.95g/cm3,所述第一超低密度聚乙烯和所述第二超低密度聚乙烯相同或不同且两者的密度各自独立地为0.89-0.92g/cm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拉伸套管膜,该拉伸套管膜由本发明的拉伸套管膜组合物经多层共挤吹塑法得到,其中所述芯层组分形成所述拉伸套管膜的芯层,所述表层组分形成所述芯层两侧的表层。
本发明另外提供了本发明的拉伸套管膜组合物和/或本发明的拉伸套管膜在物品包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意外发现,通过向拉伸套管膜组合物中引入成本较低的特定的超低密度聚乙烯代替芯层组分和/或表层组分中部分或全部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并且超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设置为50重量%以上,可以使所得的拉伸管套膜维持相当地,甚至可以达到更好的综合性能,并且使成本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