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多因子面元属性叠加计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5688.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袁西龙;刘洪华;李新勇;刘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丽萍;付秋瑜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 数据库 因子 属性 叠加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多因子面元属性叠加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以及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
所述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将各因子的空间数据库图层均相应划分为若干个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计算单元大小和边界计算得到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
所述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技术得到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所处的因子的面元和面元的属性值,再将属性值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全部因子的位于同一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再求和计算得到全部因子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从而将每个参与计算的因子的空间数据库图层作为一个变量写入有权重参与的一个计算公式,一次性设置计算面元的属性后,一步计算处理得到多因子面元属性值最终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计算得到所有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然后由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得到某个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所处的其中一个因子的面元和该面元的属性值,并获取权重计算后的属性值,同样得到全部因子的所述某个计算单元所对应得到的权重计算后的属性值,通过求和得到全部因子的所述某个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再求和计算得到全部因子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计算得到第一个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然后由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得到第一个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所处的第一个因子的面元和该面元的属性值,并获取权重计算后的属性值,同样得到全部因子的第一个计算单元所对应得到的权重计算后的属性值,再求和得到全部因子的第一个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基于计算单元的行和列循环,求和计算得到全部因子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后还包括计算结果输出步骤,将得到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直接输出为最终多因子面元属性叠加计算结果数据报表,或将得到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封装为地图或图像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中,所述计算单元为栅格且将各因子的所述空间数据库图层均相应划分为若干个栅格,所述计算单元中心点为栅格中心点;
和/或,在确定计算单元中心点步骤中,所述因子为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因子,所述因子划分为若干等级,所述因子包括地质因子、地理因子、降雨因子或植被因子,所述地质因子包括地形因子、地貌因子或岩层因子,所述岩层因子包括土质因子、岩石因子、含水量因子或水质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查询与加权求和计算步骤中,首先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查询技术,根据计算得到的各计算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值查询得到所处的因子面元,然后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属性查询技术,根据查询得到的因子面元进行属性查询得到所述因子面元的属性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结果输出步骤中,所述将得到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封装为地图或图像输出具体为:设置配套的符号表达,将得到的所有计算单元的叠加计算结果采用所述符号表达渲染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未经青岛大学;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56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引擎
- 下一篇:一种专利文件标引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