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流速的获取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960.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承文;戴家才;李新城;周波;吴刚;柳先远;王华伟;田隆梅;王龙;罗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流速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测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油井流速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的生产过程中,通常用流量来确定井底产层的产量。流量测井在评估生产井的动态产出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在流量测井中,其关键是准确测量井内流体的流速。
目前测量产层的产量的方法,主要是将不同测量范围和测量方式的流量计下入油管中,使用流量计来测量油管中流体的流速,进而确定产层的产量。
但是,在油井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原油从油管和套管的油套环空中直接产出,而不经过流量计,进而使得流量计无法准确测量产层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井流速的获取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当流量计出现问题时,无法准确获得油井的流量,进而无法准确测量油井的产量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流速的获取方法,所述油井包括多个井段,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油井的井段中流体的压力差和流体的密度;其中,所述压力差为所述井段两端的流体压力的差值;
根据所述流体的压力差和所述流体的密度,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流体的压力差和所述流体的密度,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井段的长度、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所述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
根据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压力差、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密度、所述井段的长度、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所述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压力差、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密度、所述井段的长度、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所述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油井的流速:其中,所述vm为所述油井的流速,所述dz所述井段的长度,所述dp为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压力差,所述ρr为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密度,所述fm为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所述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所述D为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所述g为重力加速度。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获得所述油井的井段中流体的压力差和密度值,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油井每个井段中流体的压力差和流体的密度;
则,所述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油井的流速,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每个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压力差、每个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密度、每个所述井段的长度、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所述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确定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
根据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确定所述油井的产层位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确定所述油井的产层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和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确定每个所述井段的产量评估参数;
判断每个所述井段的产量评估参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井段为所述油井的产层位置。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与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每个所述井段的管柱的直径和每个所述井段的流速,确定每个所述井段的产量评估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每个所述井段的产量评估参数F(Vm)。
可选地,获取所述油井的井段中流体的密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井段中的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的密度值作为所述井段的流体的密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流速的获取装置,所述油井包括多个井段,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油井的井段中流体的压力差和流体的密度;其中,所述压力差为所述井段两端的流体压力的差值;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体的压力差和所述流体的密度,确定所述油井的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