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4726.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实;郑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10;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10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内障 手术 切口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由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真空冷冻干燥后用作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壳聚糖静电纺丝膜遇水形成粘稠状薄膜,具有一定的粘性与张力,能够防止房水通过白内障手术伤口流出,较长时间保持前房压力,防止低压眼症的出现。壳聚糖静电纺丝膜为水溶性膜,其能够在角膜内慢慢降解,随泪液流出脱离角膜,无需处理清除,不会对角膜形成二次伤害。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粘合剂用于密合白内障手术切口时,能够防止房水流出,能够保持前房压力稳定1~2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内障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内障为常见老年性疾病,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目前白内障主要以超声乳化切除治疗为主,患者眼12点钟方向经巩膜隧道切口,撕囊镊通过切口去除病变晶状体前囊膜,暴露病变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去除病变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前房水渗出白内障角膜切口,使得前房眼压降低,造成低眼压症,同时白内障前房切口容易引起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对白内障手术切口进行密合。
为了维持白内障手术后眼压与前房的无菌状态,目前临床上针对于白内障角膜切口主要采取缝合与自身水密两种方法闭合白内障手术切口。水密方法一般应用于折叠晶体小切口手术,缝合方法一般应用于晶体核较硬,硬片人工晶体手术。
由于白内障的发病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手术方案,超硬晶体内核不能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必须经大切口去除病变内核,同时患者年龄较大、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选择非折叠硬片晶体,这样手术中就必须选择大切口进行治疗。针对大切口,巩膜隧道宽度较宽,因此需要进行缝合闭合角膜手术伤口,来维持前房眼压与无菌状态。缝合对手术伤口密合性很好,但是由于缝合会对角膜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新生血管、角膜闪光等并发症较为严重,因此缝合手术方法临床引用较少。
水密方法是利用前房水的压力推角膜手术切口的内瓣,使得内瓣与外瓣贴合紧密,从而达到水密手术切口的效果。但是水密方法对于垂直于切口方向的力抵御性能较强,对其他方向的力,例如眼睑、眼眶等方向的力抵御性能较差,容易引起低压眼症。
生物胶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密合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方法,生物胶主要由聚乙二醇水凝胶、α羟基丙烯酸酯等物质制备而成,利用生物胶与组织中的氨基、羟基进行反应将手术切口的两端通过生物胶粘合与一体,达到伤口“缝合的目的”。生物胶对伤口密闭效果较好,能够长时间维持前方内压力与稳定状态,但是生物胶降解性能较差,眼睛表面停留时间较长,会对角膜产生附加的刺激,影响手术伤口的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粘合剂用于密合白内障手术切口时,能够防止房水流出,保持前房压力,且易于排出,不会对角膜产生其他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内障手术切口用粘合剂,由壳聚糖静电纺丝膜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鱼皮胶原制备医用止血海绵的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