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027.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霍祥明;张思龙;张剑春;郭林林;冯庆安;张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工程经验投加混凝剂能够去除80%-95%的总磷,混凝沉淀工艺能够将出水最终总磷浓度降至1.0mg/L,若将出水最终总磷浓度降至0.5mg/L以下,则需要增加过滤处理设施,即为混凝沉淀和过滤的组合工艺。向进水管路投加混凝剂,经混凝池、絮凝池絮凝和沉淀池沉淀后,再经过滤系统过滤,出水最终总磷浓度低于0.5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低于10mg/L。但以上组合工艺只能够满足总磷和悬浮物达标排放。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和总氮排放浓度均有严格要求。单一功能的混凝沉淀和过滤组合工艺,并不能满足总氮去除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处理总磷和总氮浓度较高的污水,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均下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进水的污水中分别投加混凝剂和碳源,所述污水的初始总磷浓度和初始总氮浓度均不符合达标排放的浓度;将混凝沉淀工艺和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组合处理已投加所述混凝剂和碳源的污水,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均下降。
其中,所述混凝剂为铝盐混凝剂或铁盐混凝剂。
其中,所述碳源包括甲醇、醋酸、醋酸钠或酒精。
其中,所述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下降至0.5mg/L以下,所述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悬浮物浓度降低至10mg/L以下。
其中,所述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氮浓度下降至15mg/L以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用于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对投加有混凝剂的污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所述污水的初始总磷浓度,其中,所述污水的初始总磷浓度和初始总氮浓度均不符合达标排放的浓度;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子系统,用于通过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对投加有碳源的污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所述污水的初始总氮浓度。
其中,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子系统位于所述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的下游。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混凝剂投加子系统,用于在所述污水进入所述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之前投加混凝剂;碳源投加子系统,用于在所述污水进入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子系统之前投加混凝剂。
其中,所述混凝剂投加子系统和所述碳源投加子系统均位于所述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的上游,或者,所述混凝剂投加子系统位于所述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的上游,所述碳源投加子系统位于所述混凝沉淀工艺子系统的下游,且位于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子系统的上游。
其中,所述混凝剂为铝盐混凝剂或铁盐混凝剂;所述碳源包括甲醇、醋酸、醋酸钠或酒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和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组合处理已投加混凝剂和碳源的污水,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均比处理前有所下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处理总磷和总氮浓度较高的污水,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均下降,并能够进一步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污水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污水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进水的污水中分别投加混凝剂和碳源,污水的初始总磷浓度和初始总氮浓度均不符合达标排放的浓度;
步骤S102: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和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组合处理已投加混凝剂和碳源的污水,使处理后的污水的最终总磷浓度和最终总氮浓度均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川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菌灵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