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内固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2631.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胜;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棒 压块 脊柱内固定系统 椎弓根钉 压紧面 钉座 顶丝 紧贴 医疗器械技术 圆弧面 圆形棒 加装 贴合 稳固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椎弓根钉、连接棒、压块和顶丝,椎弓根钉上具有钉座,钉座上具有凹槽,连接棒穿过所述凹槽,压块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使连接棒与所述凹槽压紧贴合,连接棒为圆形棒,压块上与连接棒贴合的面为压紧面,压紧面为圆弧面,顶丝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使压块与连接棒压紧贴合。本发明的脊柱内固定系统通过加装压块,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脊柱创伤、滑脱、退行性疾病和其他单段或多段骨折后椎体不稳,多采用脊柱固定器固定。现在市面上的固定器品种较多,但大部分都通过椎弓根螺钉、椎弓根万向螺钉、连接棒等其他相应部件组成。现有的固定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由于线接触摩擦力偏小,使力的施加方向不可控,在旋紧顶丝压紧连接时极易产生偏载,从而使顶丝、椎弓根螺钉螺纹产生破坏现象,即爆丝,从而引起植入物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通过加装压块,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椎弓根钉、连接棒、压块和顶丝,椎弓根钉上具有钉座,钉座上具有凹槽,连接棒穿过所述凹槽,压块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使连接棒与所述凹槽压紧贴合,连接棒为圆形棒,压块上与连接棒贴合的面为压紧面,压紧面为圆弧面,顶丝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使压块与连接棒压紧贴合。
优选的,所述顶丝的外壁设有螺纹,顶丝与钉座螺接。
优选的,所述顶丝的一端与压块卡合,顶丝的另一端设有装配槽。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一端伸入顶丝的端部,顶丝的端部具有一倒钩,压块的端部具有一凸出的台阶,所述台阶与倒钩卡合使压块与顶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呈与连接棒的外壁贴合的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椎弓根钉的端部具有沿椎弓根钉的伸展方向延伸的减压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中的脊柱内固定系统,通过在连接棒与顶丝之间装设压块,且压块上的压紧面为圆弧面,使压块与连接棒能够接触压紧,避免了现有的顶丝与连接棒的点接触带来的容易爆丝现象,使结构更加稳固,减小失效率;
(2)顶丝与压块之间通过钩拉的方式卡合,使二者连接牢固,在顶丝旋紧过程中二者不易发生错位移动,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脊柱内固定系统局部位置剖视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顶丝与压块配合后的结构图。
其中:1、椎弓根钉,11、钉座,2、连接棒,3、压块,31、压紧面,4、顶丝,41、倒钩,5、装配槽,6、减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椎弓根钉1、连接棒2、压块3和顶丝4,椎弓根钉1的一端具有钉座11,椎弓根钉1的另一端具有减压面6,减压面6沿椎弓根钉1的伸展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内固定钉棒锁紧机构
- 下一篇:髓内钉锁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