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转子型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0051.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浩晃;黑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7 | 分类号: | H02K5/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常殿国;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旋转位置的结构简单的内转子型电机。内转子型电机(1)包括电枢组装体(1b)、框架组装体(1a)和施力构造(40)。电枢组装体(1b)包括旋转轴(2)、安装于旋转轴(2)的电枢部(4)和按压部。框架组装体(1a)具有容纳电枢部(4)的框架、位于电枢部(4)的轴向一侧的第1轴承部(21)和位于电枢部(4)的轴向另一侧的第2轴承部(26)。施力构造(40)对旋转轴(2)向远离第2轴承部(26)的方向施力。于是,将按压部(2a)压向第1轴承部(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转子型电机,特别是涉及能够保持旋转位置的内转子型电机。
背景技术
内转子型电机多用作例如办公设备、家电设备的驱动源。作为这种内转子型电机,有的电机被用在需要保持安装在电机旋转轴上的设备的旋转位置的用途上。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转子型电动机的构造,在壳体内内置有进行制动作用的固定侧的制动构件和可动侧的制动构件,能够在不通电时获得停止保持转矩。在该构造中,利用由于壳体侧的磁体的磁中心和转子的轴向中心的位置错开而产生的引力,在不通电状态下使制动成为工作状态。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装置的构造,通过在电机框架的外侧,在转子侧和定子侧中的一侧设置具有多个磁极的多极磁化磁体,与之相面对地在转子侧和定子侧中的另一侧设置同时形成有多个磁化部和磁滞部的多极磁化磁体,从而获得制动力和保持力。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排气再循环装置等所用的阀开闭装置的装置内具有闭阀用的复位弹簧的构造。
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在电机的轴向外侧配置有制动用螺旋弹簧的、内置有制动装置的主轴驱动装置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0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50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11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德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DE102008061117A1
但是,在使用上述那样的内转子型电机使构件位移的装置(设备)中,在需要保持电机的与构件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通常要在设备中的作为对象的构件的附近设置保持机构。但是,特别是在具有利用由齿轮等构成的减速机构对电机旋转速度进行减速后使构件位移的那种结构的设备中,在自电机经由减速机构之后设置保持机构的情况下,必须利用保持机构发挥大的保持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尺寸、构造规格大的保持机构,从而导致使用了内转子型电机的设备大型化,或制造成本升高。
在像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在电机的内部设有制动机构的情况下,电机的保持力与减速比相应地增加,因此,能够简化保持机构。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种构造零件数量多,而且是在电机内部设有隔盖板的复杂构造,存在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此外,在不通电时产生摩擦保持力的力仅为转子的磁推力,因此,难以获得高保持力,在期望获得高保持力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强磁体,在成本高方面存在课题。
专利文献2所述的那种构造在电机的外侧设有磁体等,存在不易处理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将一个磁体做成厚度不均的结构,特别是在期望小型化时在制造上存在障碍。此外,由于在旋转侧形成一个多极磁化的磁体,在固定侧形成一个多极磁化的磁体,因此,可能会在推力方向上产生振动。
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中未公开上述问题点的有效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简单且能够小型化的结构提供能够以高保持力保持旋转位置的内转子型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0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水泵领域易于清理维护的伺服电机
- 下一篇:直流电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