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8314.1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凯达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连续 调节 透光 颜色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温室,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农业的迅速发展,大棚或者玻璃温室在农业种植中的占有量越来越大。其对提高复种面积,农民创收、实现农业产业化、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生命科学和农业等领域经常需要用到玻璃温室,来培养各种动植物,有时候培养过程还要给予不同颜色的光照。现有的玻璃温室通常采用单色透明玻璃,单色玻璃透光度的一定的,只有通过窗帘来调节亮度。单色玻璃不能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和光的颜色,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该玻璃房包括玻璃房本体、温室顶棚、换气系统、控制系统和光调节系统,所述该控制系统分别与换气系统和光调节系统电联接,所述控制系统与电脑连接,所述换气系统与换气窗口连接;所述光调节系统包括电源系统和若干光调节模块,所述电源系统与光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光调节模块之间为并联设计;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光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光调节模块为电致变色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结构设置合理,本发明采用单色透光玻璃,当需要光照强度较大的时候不用借助日光灯就可以轻松实现,节约能源。本发明的玻璃房设置有光调节系统,该光调节系统由电致变色装置制成,该电致变色装置可以从不透明变为透明,也可以从透明变成不透明,其表现良好的透光率可控性,并且着色响应时间短,仅为9s,表现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本发明的玻璃房可以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等领域,可以实现透光度和光照颜色的实时调节,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玻璃房的结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致变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能够连续调节透光度和颜色的玻璃房,由图1所示,包括玻璃房本体、换气系统2、控制系统3和光调节系统4,所述该控制系统3分别与换气系统2和光调节系统4电联接,所述控制系统3与电脑连接,所述换气系统2与换气窗口连接;通过换气系统2,可以调节玻璃房内气体的流通,通过光调节系统4,可以调节玻璃房的阳光透过率,两者结合使用。
所述玻璃房本体长宽之比为6~8:2~4,所述玻璃房本体高为2~3m,所述玻璃房本体设置2~4个换气窗口。
优选地,所述玻璃房本体设置2个换气窗口。
优选地,所述玻璃房本体的玻璃为单色透明玻璃。
该光调节系统4包括电源系统和若干光调节模块,所述电源系统与光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光调节模块之间为并联设计;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光强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光调节模块为电致变色装置。
该光强感应模块能够感应阳光强度变化,该控制模块通过光强感应模块感应到的光强变化,调节输出模块的电流大小,进而该电流变化作用于电致变色装置,实现电致变色装置的透光率变化,使得该玻璃房能够实现光调节的效果,满足实际需要。
若干所述电致变色装置贴附在所述玻璃房本体外侧,且,根据玻璃房本体和电致变色装置物理尺寸及所述玻璃房本体需要调光面积,决定贴附电致变色装置的数量,该操作简单有效,实用性强,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电致变色装置。
优选地,所述输出模块输出电压范围为-5~+5V。
通过改变控制模块控制输出电压的公式,针对需要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模式,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如下公式控制输出电压:
当光强较强时,输出较大的电压作用于电致变色装置,电子和离子共同注入电致变色层,并使其发生氧化还原的电化学反应而着色,光线透过率低,当光强较弱时,输出反向电压作用于电致变色装置,电子和离子从着色的电致变色层内抽出而使其褪色,光线透过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凯达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凯达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8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