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系统的建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46726.1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6600651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8
发明(设计)人: 李中伟;刘行健;史玉升;钟凯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6T7/80 分类号: G06T7/80
代理公司: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代理人: 方可
地址: 43007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成像 系统 建模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系统的建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图像平面的任意一个像素点的像素坐标u与该像素点在三维空间中对应的直线l间的关系,进而推算获得成像模型,S2解算成像模型中的模型矩阵M,获得成像系统的模型,S3对成像系统的模型进行误差评估,获得误差评估值,S4若误差评估值落入设定范围,判定成像系统的模型建模成功,若误差评估值不落入设定范围,则继续解算模型矩阵并再次进行误差评估,直到获得的误差评估值落入设定范围。本发明基于成像系统的连续性约束原则,利用径向基算子建立了成像系统的模型,还利用了误差模型进行了模型的误差评估,本发明方法在保证成像系统的模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复杂成像系统的通用模型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中,相机的成像模型与标定算法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现有大部分相机都可利用透视模型(小孔成像模型)进行建模。在此模型中,图像的像素点对应的空间直线都会会聚在空间中的一点,我们将此点称为单视点(single view point),并且空间点和像素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一个11自由度的自由矩阵来表示。基于以上几何约束,Tasi[Tsai R.A versatile camera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high-accuracy 3D machine vision metrology usingoff-the-shelf TV cameras and lenses.IEEE Journal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87,3(4):323-344.],Zhang[Zhang Z.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calib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11):1330-1334.]等人实现了针对透视模型的相机建模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相机模型满足单视点约束,但是并不符合小孔成像模型,他们被称作中心相机模型,例如:Baker及Nayar[Baker S,Nayar S K.A theory ofsingle-viewpoint catadioptric image form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puter Vision,1999,35(2):175-196]提出的反射折射相机模型(英文简称:catadioptric camera models),该模型由一个透视模型的相机和一个二次曲面镜组成。针对中心相机模型,Hartley[Hartley R,Kang S B.Parameter-free radial distortioncorrection with center of distortion estim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7,29(8):1309-1321.],Nister[Nistér D,Stewénius H,Grossmann E.Non-parametric self-calibration.Tenth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ICCV'05)Volume 1.IEEE,2005,1:120-127]和Ramalingam[Ramalingam S,Sturm P,Lodha S K.Generic self-calibration of centralcameras.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10,114(2):210-219]等人相继提出了数学模型及相应的模型标定算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