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住院患者管理与科室成员协作的云科室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138.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沙兴中;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薏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徐嵩,杨晓松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住院 患者 管理 科室 成员 协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住院患者管理与科室成员协作的云科室。
背景技术
专科科室是医院的行政单位,医护人员以科室团队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指导等。在当前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前景下,专科科室的患者管理与科室成员信息化应用也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当前医院专科科室在这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如下:
1、医患即时沟通方面
当前医护人员若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主要有两类工具可供选择:
(1)以微信、QQ为代表的大众社交&IM工具
这类工具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账号,都会利用这类工具进行日常交流。在科室内部,医护人员进行团队整体、分组以及1对1的沟通都可以通过微信或QQ完成。但是,在医患沟通方面,微信或QQ虽具有相应的住院患者与医生或护士1对1沟通的功能,但对医护工作者个人隐私保护层面存在着诸多不便。因为用户一般只注册一个微信或QQ账号,且同一台手机一次性只能登录一个账号,因此医护工作者大多是将同一个微信或QQ账号及用于工作,也用于生活。公私不分的社交&IM工具对医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打扰。故医护人员一般不会提供个人微信或QQ账号给患者,这样的现实情况不利于医患的深度交流和缓解医患矛盾。
(2)基于以在线问诊为目标的单人或团队为患者提供问诊服务的“医生个人工作室”或“医生团队工作室”工具,如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等。
这类工具以在线问诊为目的,实现了医患之间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为患者提供了远程咨询的途径,很好的解决了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患者就医存在时空限制的问题。但这类工作室针对的主要是尚未就诊的患者,没有形成对患者就诊后的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随访整套流程的管理。同时,在医护工作者在病房的日常工作(如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患者管理等没有涉及,对医护日常工作效率的提升没有明显帮助。
同时,这类工作室的着眼点在医生个人或自行组建的团队,几乎没有涉及到医院的行政单位——科室,没有以科室为单位来进行宣传和形象树立。
2、随访方面
按照国家规定,三甲医院住院病人出院后需要做到100%随访,而目前医院常用的随访工具包括:
(1)Excel表格+短信或电话
目前较多科室使用的随访工具仍然是采用Excel表格将患者出院日期、随访日期、联系方式等信息录入,然后每天人工筛选近期需要随访的患者,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不能实现智能化随访。
(2)部分医疗APP中的随访功能
如杏树林、杏仁医生均有随访功能,但这类随访功能附属于医生个人,即每位医生对找自己就诊过的病人进行随访,提醒复诊,对在科室住院后出院的病人的随访没能纳入,或者仅将住院病人分配给主管医生进行随访,不能实现科室病人的随访管理。
3、随访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
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后,医生会收到大量随访数据,医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进行后续的科研分析。目前医生科研工作过程中对这类科研数据都是通过手工收集问卷,然后标注、录入数据、设定数值属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来完成。
现有技术存在着以下不足:
1、医患即时沟通方面
工作与生活账号共用不能保护医护人员的隐私,导致医护人员不愿意给患者提供交流机会,不利于医患的深度交流和缓解医患矛盾;或者现有平台没能形成对患者就诊后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的随访整套流程的管理,没有涉及医院的行政单位——科室,不能有效帮助科室医护人员减负、提升工作效率。
2、随访方面
现有的随访方式要么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人工筛选然后通知,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要么只能对医生个人的患者进行随访,对科室住院病人的随访没有考虑到。
3、随访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
现有的数据统计需要发放纸质问卷、收集数据、手工录入问卷、设定数据属性,然后这类录入到数据库的数据才能导入到统计工具中使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基于住院患者管理与科室成员协作的云科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住院患者管理与科室成员协作的云科室,包括
至少一个医生终端设备;
至少一个护士和/或护师终端设备;
至少一个患者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薏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薏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