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勘探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125.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展翔;刘雪军;覃靳诚;马德明;周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勘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勘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往往需要先通过对待勘探区域发送电磁信号,再采集相应的电磁数据,从而实现对勘探目标的研究分析。目前,一般广泛采用的是可控源声频电磁勘探方法和长偏移瞬变电磁勘探方法等可控源电磁勘探法。
上述电磁勘探方法在具体实施时,一般对于接收测点通常只做一次激发,采集站只能在场源附近的一定范围内接收相应的电磁数据。当一个场源的激发场不能覆盖接收点时,信号的信噪比会比较低,不能满足勘探要求。这时,一般会选择另一个合适位置重新布设场源。因此,采用单一激发场源的可控源电磁勘探法存在以下的缺点:首先,由于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不同位置或方位的激发场由于地层结构岩性差异的影响,致使电磁场传输过程不同,在接收点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其次,由于离场源的远近不同,通过地面、空中和地下到达接收点的场信号成分差别很大,即照明度不同。因此,接收点的场源特性也存在差异。例如近区,主要为地下直达波场,而远区主要为从地面或空中传播的平面波。所以,接收到的信号严重受非勘探目标影响。此外,在近区和远区之间还存在过渡区,导致电磁场特性更为复杂。基于上述原因,传统可控源电磁法勘探法常常因为场源效应高且信噪比低,致使具体实施时,存在勘探结果准确度差、勘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勘探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电磁方法存在的勘探结果准确度差、勘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勘探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同步激发场源和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同步发射相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激发场源和所述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对称且平行设置于测线两侧,所述测线垂直于勘探目标的构造走向;
控制测线上的采集站采集与所述电磁信号相应的电磁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线包括多条测线,其中,所述多条测线中的各条测线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激发场源的长度、所述第二同步激发场源的长度和所述测线的长度相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线上包括多个测点,其中,所述多个测点中的相邻两个测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米至200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测线的多个测点中的各个测点上分别设有采集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测线上的采集站采集与所述电磁信号相应的电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平移所述第一同步激发场源、所述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和所述测线;
控制平移后的第一同步激发场源和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同步发射相同频率的电磁信号;
控制平移后的测线上的采集站采集与所述电磁信号相应的电磁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平移所述第一同步激发场源、所述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和所述测线,包括:
确定勘探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平移所述第一同步激发场源、所述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和所述测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移后的测线与平移前的测线至少有两个测点重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控制第一同步激发场源和第二同步激发场源同步发射相同频率的电磁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勘探目标的大小,确定勘探长度;
如果所述勘探长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勘探长度加上预设余量后的长度,作为所述测线的长度;
根据所述测线的长度,布设所述测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勘探目标的大小,确定勘探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勘探长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所述勘探长度的一半加上所述预设余量的一半后的长度,作为所述测线的长度;
根据所述测线的长度,布设所述测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数据为以下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
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和z轴方向的磁场强度;
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z轴方向的磁场强度和y轴方向的磁场强度;
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y轴方向的电场强度、z轴方向的磁场强度、y轴方向的磁场强度和x轴方向的磁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