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时间自适应均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9643.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邵刚;吕俊盛;田泽;龙强;胡曙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时间 自适应 均衡器 | ||
1.一种连续时间自适应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滤波器、功率检测电路PD、限幅放大器、两个高通滤波器、整流电路和误差放大器,其中,均衡滤波器的in端口接收输入信号Din,第一高通滤波器和限幅放大器LA的输入端,第一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负输入端连接,限幅放大器LA的输出端与第二高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正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连接误差放大器EA的负端,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连接误差放大器的正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均衡滤波器的零点控制端(zctrl端),限幅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数据输出端(Dout端),还包括一个功率检测电路PD,均衡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检测电路PD,功率检测电路PD的输出端连接到均衡滤波器的增益控制端(gctrl端),均衡滤波器根据功率检测电路PD对低频功率检测结果,对均衡滤波器的输入信号的低频部分的放大增益进行调整,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包括:NMOS管M1、M2、M5、M6、M9、M10、M13、M14、M16、M17和M19,PMOS管M3、M4、M7、M8、M11、M12、M15和M18,积分电容Cint,其中,
输入vip连接到M1管的栅极,输入vin连接到M2管的栅极,M1管和M2管的源极通过电流源10连接到地,M1管的漏极连接到M3管的栅极和漏极,M2管的漏极连接到M4管的栅极和漏极,M3管和M4管的源极连接到电源VDD,M7管源极连接到电源,M7管的栅极连接到M4管的漏极,M7管的漏极连接到M5管的漏极,M5管的栅极连接到M6管的栅极和漏极,M5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6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6管的漏极连接到M8管的漏极,M8管的栅极连接到M3管的漏极,M8管的源极连接到电源,M11管源极连接到电源,M11管的栅极连接到M3管的漏极,M11管的漏极连接到M9管的漏极,M9管的栅极连接到M10管的栅极和漏极,M9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10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10管的漏极连接到M12管的漏极,M12管的栅极连接到M4管的漏极,M12管的源极连接到电源,M15管的源极连接到电源,M15管的栅极连接到M7管的漏极,M15管的漏极连接到M14管的漏极,M14管的栅极连接到M15管的栅极,M14管的源极连接到M13管的漏极,M13管的栅极连接到M11管的漏极,M13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18管的源极连接到电源,M18管的栅极连接到M11管的漏极,M18管的漏极连接到M17管的漏极,M17管的栅极连接到M18管的栅极,M17管的源极连接到M16管的漏极,M16管的栅极连接到M7管的漏极,M16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19管的源极连接到地,M19管的栅极连接到M15和M18管的漏极,M19管的漏极连接到电流源9的输出端,电流源9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流源8的输出端,电流源8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电流源8的输出端连接到输出vo端,电容Cint的上极板连接到输出vo端,电容Cint的下极板连接到地,
设定M7管数量:M8管数量=6:1,且M11管数量:M12管数量=6:1,设置电流源8的电流值为20mA,电流源9的电流值为15mA,电流源10的电流值为0.5mA;
或者设定M7管数量:M8管数量=4:1,且M11管数量:M12管数量=4:1,设置电流源8的电流值为20mA,电流源9的电流值为15mA,电流源10的电流值为0.5mA;
由此,功率阈值通过PMOS对管的个数比值在电路内部自行建立,不需要从外部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时间自适应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功率检测电路PD,对输入信号的功率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设定的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并将两者的差进行积分处理,将积分处理结果输出到均衡滤波器的增益控制端(gctrl端),均衡滤波器根据增益控制端(gctrl端)接收到的信号对均衡滤波器的零、极点频率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均衡滤波器的输入信号的低频部分的放大增益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6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道并行均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具有减小环路延时功能的判决反馈均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