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559.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锁;王晓蕾;马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 废水 净化 循环 装置 | ||
1.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包括储水箱(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分支机构,净化机构和回收管(7),废水分支机构包括洗涤废水排水管(1)和漂洗废水排水管(2),净化机构包括压力提升装置(3)、加药装置(4)、反应装置(5)和净化装置(6),其中压力提升装置(3)、反应装置(5)和净化装置(6)均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1)内;漂洗废水排水管(2)连接所述储水箱(11),净化装置(6)连接回收管(7);所述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在使用时,废水分支机构连接洗衣机的排水口,经由洗衣机的排水口排出的第一次洗涤废水在废水分支机构的作用下经由洗涤废水排水管(1)流出;经由洗衣机的排水口排出的漂洗废水在废水分支机构的作用下经由漂洗废水排水管(2),流入所述储水箱(11)内储存,当洗衣机漂洗废水排净后,再经由压力提升装置(3)进行压力提升,经过压力提升后的漂洗废水经由加药装置(4)进行加药处理后,进入反应装置(5)内,漂洗废水与药物发生反应生成絮凝物,反应后的漂洗废水进入净化装置(6)内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漂洗废水经由回收管(7)输送到与洗衣机连接的入水管(8)中;
所述加药装置(4)包括储药罐(401)和计量泵(402),储药罐(401)连接计量泵(402),计量泵(40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力提升装置(3);
所述反应装置(5)包括管式混合器(501)和管式反应器(502),管式反应器(502)包括反应管,反应管呈S型盘绕在所述储水箱(11)的内壁上;管式混合器(501)的两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反应管和加药装置(4);
所述净化装置(6)包括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和活性炭过滤器(14),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反应装置(5),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的出口端连接活性炭过滤器(14)的入口端,活性炭过滤器(14)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收管(7);
所述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包括第一罐体(1301),第一罐体(1301)内设置有纤维球滤芯(1302),第一罐体(1301)与纤维球滤芯(130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腔(1303),第一环形空腔(1303)与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的入口端相通,纤维球滤芯(1302)内设置有绕线滤芯(1304),绕线滤芯(1304)内设置有第一中心管(1305),第一中心管(130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入水孔(1306),第一中心管(1305)的出口端与纤维球绕线过滤器(13)的出口端连通;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14)包括第二罐体(1401),第二罐体(1401)内设置有活性炭滤芯(1402),第二罐体(1401)与活性炭滤芯(1402)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腔(1403),第二环形空腔(1403)与活性炭过滤器(14)的入口端相通,活性炭滤芯(1402)内设置有第二中心管(1404),第二中心管(140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入水孔(1306),第二中心管(1404)的出口端与活性炭过滤器(14)的出口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分支机构包括排水电磁阀(9)和软管三通(10),软管三通(10)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的洗涤废水排水管(1)、漂洗废水排水管(2)和排水电磁阀(9),洗涤废水排水管(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15),漂洗废水排水管(2)与软管三通(10)连接的一端向上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提升装置(3)包括潜污泵(301)和集水室(302),潜污泵(301)设置在集水室(302)内,集水室(302)与所述储水箱(11)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废水净化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通过反应管固定装置(12)安装在所述储水箱(11)的内壁上,反应管固定装置(12)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1)内壁上的多个弧形卡扣(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5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自主连续观测小行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铅液流电池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