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932.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4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42;A61K47/18;A61K31/21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353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托 酯贴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的载药层包括依托芬那酯,并且包含由0.5‑10%的十二烷胺和0.1‑4%木瓜蛋白酶组成的促渗剂,载药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抗氧剂等和作为余量的硅酮压敏胶,另外,还包括背衬层和防粘层。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与市售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相比,对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扭体抑制百分率更好,说明其消炎镇痛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
背景技术
依托芬那酯(Etofenamate)属灭酸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和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涂于皮肤上可被透皮吸收,且其药物活性成分能有效地转移到炎症部位,减轻局部肿胀并有较好的耐受性。实验动物口服后,其抗炎作用优于氟芬那酸和保泰松,但有一定的致消化道溃疡的不良反应。可抑制缓激肽、环氧化酶、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和总补体的释放和作用,稳定溶酶体膜,使用300mg,12~14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蛋白结合率为98%~99%,通过肾和粪便,以氢氧化物、醚裂解物等形式排出。生物利用度有高度的个体差异,同一个体也因用药部位、皮肤湿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其他含有依托芬结构的药物相似(大于20%)。
依托芬那酯具有极强的亲酯性及一定的亲水性,故有良好的透皮功能,故专供外用。局部使用本药300mg,12~14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蛋白结合率为98%~99%。可分布在人的血液、尿液、滑液、滑膜组织中。对炎症部位、滑膜组织、滑液有高亲和性(比非炎症部位高5~20倍),其中滑膜组织中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0%。
依托芬那酯局部运用,适用于骨骼肌肉系统中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对症治疗,如各种慢性关节炎、肌软组织炎、闭合性外伤等。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的软组织风湿性疾病,如肌肉风湿症、肩痛及僵硬、肌肉痉挛(肩关节周围炎的关节周围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腱鞘炎、滑囊炎以及过度劳累或退行性病变所致脊柱病和关节病、外伤如挫伤、扭伤和劳损。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依托芬那酯的贴剂,但是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果优异的依托芬那酯的贴剂。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依托芬那酯贴剂,载药层包括依托芬那酯,并且包含由0.5-10%的十二烷胺和0.1-4%木瓜蛋白酶组成的促渗剂。
所述十二烷胺的含量优选为4-8%,木瓜蛋白酶的含量优选为1-4%。
所述载药层还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抗氧剂等,还包括作为余量的硅酮压敏胶。
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凝贴剂还包括背衬层和防粘层。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依托芬那酯贴剂与市售依托芬那酯市售凝胶相比,对小鼠醋酸致炎引起的扭体抑制百分率更好,说明其消炎镇痛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依托芬那酯5%、十二烷胺4%、木瓜蛋白酶4%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2
将依托芬那酯4%、十二烷胺6%、木瓜蛋白酶2%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3
将依托芬那酯5%、十二烷胺8%、木瓜蛋白酶1%和硅酮压敏胶基质混合均匀,涂布于防粘层上,干燥后与背衬层复合,切割成贴剂。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站舱内滑轨用固定和位移装置
- 下一篇:冷气姿控发动机及其推力器阀岛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