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677.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祥;陈小龙;万伟;谢炎林;黄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F28F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路 圆环 冷却液流动方向 微通道换热器 狭缝 弧形翅片 互联结构 大开口 微通道 小开口 平行 制造 嵌套 开口圆环结构 微通道结构 对称布置 互联通道 均匀间隔 耐热玻璃 平行排布 阵列分布 制造工艺 边界层 上盖板 圆周向 换热 两段 铣削 封装 激光 垂直 互联 金属 外部 加工 | ||
1.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一金属微通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在沿着冷却液流动方向上设置若干个平行排布、阵列分布的开口圆环结构;
所述开口圆环结构在平行、垂直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均呈现对称分布;每一个开口圆环结构包括沿着圆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四段第一弧形翅片,以及设置在四段第一弧形翅片内部沿着圆周向间隔对称布置的两段第二弧形翅片;从而形成了嵌套设置的大开口圆环和小开口圆环;
所述小开口圆环在沿平行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形成前后两个狭缝;所述大开口圆环在沿平行、垂直于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分别形成前后、上下各两个狭缝;
所述四段第一弧形翅片前后狭缝的宽度大于上下狭缝的宽度,使得冷却液优先汇聚于第一弧形翅片的前后狭缝,经过第二弧形翅片的前后狭缝形成纵向流路通道;少部分冷却液沿第一弧形翅片的上下狭缝流出,与相邻开口圆环结构的上下狭缝相互连通,从而在所述基体上形成多流路互联通道;所述多流路互联通道在基体的表面上进行阵列排布,从而形成微通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开口圆环和小开口圆环之间存在宽度为0.2-0.5mm的弧形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翅片的厚度为0.2-1mm;所述第一弧形翅片的厚度为0.2-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段第一弧形翅片形成的前后狭缝宽度为0.5-0.8mm,上下狭缝宽度为0.2-0.4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筛选出一块金属基体,对其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
2)将金属基体用夹具固定到激光铣削工作台上,利用杠杆百分表对基体待加工的表面进行校平;根据所述微通道结构的形状及尺寸在软件中绘制激光加工路径并设置激光加工的输出参数;
3)取下工件,对加工后的金属基体进行清洗,得到多流路微通道结构;
4)将得到的多流路微通道结构用耐热玻璃封装,并与外部的接管及水泵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成工质循环回路,得到完整的微通道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多流路互联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为铜基板或铝基板或不锈钢基板或碳化硅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6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