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多类型车辆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9308.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湛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5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s 数据 类型 车辆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多类型车辆分类方法,采用车载位置的GPS数据,基于三类车辆:小汽车、小型货车和大型货车加减速特征,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建立车辆分类器,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三类车辆进行自动分类。本发明方法对三种车辆进行分类准确率达到75%。通过对不同GPS数据的采样频率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样频率越高对三种车辆的分类越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领域,适用于城市道路中的车辆分类。车辆分类信息对于交通规划、道路设施的设计与使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背景技术
现在已经有许多技术应用于车辆分类。除了人工分类外,最近的车辆分类方法主要依靠固定传感器例如气动导管传感器、感应线圈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等。这些方法被称为是侵入式分类方法,不仅需要在现场操作,还会干扰交通流。另外一种非侵入式分类方法所依靠的传感器有雷达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声波传感器、视觉成像等,这种方法不会干扰交通但是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
但是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要么是传感器运用的成本太贵,或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它们的检测数据会出现错误。例如在流量大,车速较快的路段,气动导管传感器的检测效果不理想;在拥堵的情况下,感应线去传感器的检测效果也不理想;视觉成像的效果会受天气的影响。
所以,现有的车辆分类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i)严重依赖固定传感器和检测技术,侵入式设备影响交通,且成本较高(ii)现有的方法只能在固定地点采集交通检测数据,对大范围的地区的数据采集比较昂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陈述的已有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高效、简单的方法,并使之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是:
一种基于GPS数据的多类型车辆分类方法,采用车载位置的G PS数据,基于三类车辆:小汽车、小型货车和大型货车加减速特征,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建立车辆分类器,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三类车辆进行自动分类;其具体处理包含如下的手段:
(1)首先对采集的GPS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奇异点;
(2)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对整理后的GPS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特征包括车辆的最大加速度、加速度的标准差、加减速累积频率;在特征提取过程中获得多组数据样本;
(3)基于以上车辆的加减速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针对三种车型的分类器,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表达式为:
ξi≥0
其中:
xi∈Rd(i=1,2,...,N)是训练样本i的提取特征;
N是总的训练样本;
ti{1,-1}是样本i的实际车辆种类(1表示小汽车,-1表示货车);
w和b是将样本分为两种类型的分隔线的参数;
表示一个固定的特征空间,该空间可以将矢量xi从初始的d-维度空间转换到更高的维度空间;
ξi是一个松弛变量用来处理错误分类的样本;
C是一个控制变量用来平衡最大的效益和错误分类的误差;
确定分类器的方法如下式:
其中:
xt是实验样本t的特征,该样本的车辆种类是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9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