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8954.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林;邱睿;曹清林;周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48;H01M2/10;B29L31/00;B29K63/00;B29K307/04;B29K309/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混杂 纤维 复合材料 汽车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其材质为,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经多轴向经编工艺制备成的多轴向混杂经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复合材料;
所述多轴向混杂经编织物包括依次排列的八层平行的纱线铺层,所述铺层的铺层角度为0°、45°、90°和-45°,每个铺层角度具有两个铺层,其中0°和90°铺层为碳纤维材料,其中45°和-45°为玻璃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为T300-3k,拉伸模量为230Gpa,拉伸强度3.53Gpa,所述玻璃纤维为E玻璃纤维,拉伸模量74GPa,拉伸强度3.5Gpa,所述的环氧树脂为NPEL-128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与基材体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模具预处理:在模具表面用脱模剂擦拭,便于脱模;
(2)织物铺放:将多轴向混杂经编织物按照铺层角度平整的铺放在模腔内,不让其褶皱,并修掉多余的边角料;
(3)合模:将上模与下模合拢,周边密封紧固;
(4)树脂注射: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然后从模具进胶口注入,充分浸润多轴向混杂经编织物;
(5)固化:将模具置于加热炉进行温控固化;
(6)脱模:分离上下模,将电池盒从模具中脱离出来并检查产品有无缺陷;
(7)后处理:用洁模剂清理模具和注胶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模具表面用脱模剂擦拭3遍以上,每次间隔15-20min,且按照一个方向擦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质量比为1:0.005~0.1,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后,静置2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从模具进胶口注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注胶压力为0.1~0.2MPa,注胶至出胶口没有气泡出现,停止注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温控固化条件为,温度40~50℃,固化时间为1.5~2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轴向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洁模剂为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9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2016‑43)
- 下一篇:一种飞机复合材料隔框结构制造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