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注射成型方法及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572.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鉴冉冉;谢鹏程;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46;B29C45/17;B29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塑化 注射 成型 方法 装备 | ||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注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两台塑化挤出装置分别对较低分子量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塑化;第二步,熔融的较低分子量聚乙烯通过分流棱进入口模与芯棒形成的环形流道,在口模出口处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形成环形包覆结构,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处于中间,较低分子量聚乙烯位于外表面;第三步,挤出注射连接装置将包覆料由注射装置进入注射模具,成型制品。
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注射成型装备,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两台塑化挤出装置、口模、挤出注射连接装置、注射装置、注射模具等组成,其中,一台塑化挤出装置为较低分子量聚乙烯塑化装置,另一台塑化挤出装置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装置;挤出注射连接装置主要包括熔体通道、中转储料筒装置和转阀装置,中转储料筒装置可储存及释放口模流出的熔体,转阀装置实现熔体通道的开合,为连续挤出与间歇注塑的转变提供缓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处于中间,较低分子量聚乙烯位于外表面,挤出注射连接装置将包覆熔料由注射装置注入注射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5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