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拉霉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939.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宁波;李隆军;刘明如;赖启隆;朱永利;蒋永青;吴育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0;C07K14/765;C07K14/795;C07K16/44;G01N33/53;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拉霉素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抗体 载体蛋白 偶联 制备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生物技术领域 制备人工抗原 活性基团 特征结构 检测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拉霉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旨在提供既能最大程度保留了克拉霉素的特征结构,又具有可以与载体蛋白发生偶联的活性基团的克拉霉素半抗原,并且以克拉霉素半抗原制备人工抗原和抗体,用来检测检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中,其技术方案,所述克拉霉素半抗原,所述结构如下式所示:所述克拉霉素人工抗原为所述克拉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得的;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克拉霉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效。是红霉素的第二代衍生物之一。红霉素的第二代衍生物主要成员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等。由于其第二代衍生物避免了被胃酸破坏,提高了吸收率,抗菌活性更强,因而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一线药物。
但近来有报道,红霉素第二代衍生物长期、持续的给药,对肝脏有毒害;对前庭系统有影响,能引起耳鸣、听觉障碍等;还能引起药热、药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以及部分药物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其中,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可能发生幻觉、失眠、意识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以及易透过胎盘屏障。因此,国际上有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最高残留限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我国出台的蜂蜜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定量限为1.0μg/kg以下。为了打击非法用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迫切需要健全相关的检测方法。
目前,兽药残留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气质联用等理化分析方法。虽然这些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但是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也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筛选检测。免疫化学分析鉴于在抗原抗体的定性定量方面独特的优势和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灵敏度较高、分析样本量大的优点弥补了理化分析的不足。因此,建立免疫化学分析法检测克拉霉素的残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最大程度保留了克拉霉素的特征结构,又具有可以与载体蛋白发生偶联的活性基团的克拉霉素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克拉霉素半抗原的人工抗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人工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克拉霉素半抗原,所述结构如式I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上述克拉霉素半抗原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克拉霉素置于反应瓶,加入有机溶剂使其溶解,再称取丁二酸酐置于反应瓶,再向反应瓶加入三乙胺,在下室温,磁力搅拌反应3~5小时;
2)将反应的产物后减压旋蒸,浓缩,加入去离子水,调节pH为4.5-5.5,析出灰白色固体,过滤,取滤饼,用混合溶剂(2)15ml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物;
其中:所述的克拉霉素和丁二酸酐摩尔比1:1.0~1.5。
进一步的,上述的克拉霉素半抗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为三乙胺。
进一步的,上述的克拉霉素半抗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混合溶剂为体积比1:2的乙酸乙酯和正己烷。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由上述的克拉霉素半抗原的制备的克拉霉素包被原,所述的克拉霉素包被原由所述克拉霉素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得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