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905.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琴;廖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进银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H04L29/06;H04L29/08;H04W12/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纹 识别 驾校 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驾校管理服务器、运管所管理服务器、车载终端、移动终端。本发明通过预先在驾校现场收集驾校学员的声纹信息、身份信息、以及与身份信息绑定的移动终端ID信息,然后采用学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与安装在教练车上的车载终端,进行短程无线连接,上传学员输入的身份信息和移动终端ID信息,来实现学员的现场验证,并在现场验证通过后,将学员朗读随机验证文字的声纹验证信息与预留的声纹信息进行比较,以确认学员本人达到学车现场,这样该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学员在学车过程中出现找人替学的作弊情况出现,确保了学员本人到现场学车,监管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培训作为对学员安全知识及驾驶技能的培训,皆在提高学员的驾驶安全意识以及掌握正确的驾驶技能。但若在学习的过程,学员采用替学、替考的方式来完成培训过程,必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杜绝驾校的弄虚作假现象,车辆运行管理中心需加强对驾驶培训学校的监管,以了解学员的实际出勤情况。目前对学员的出勤情况的记录主要通过学员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卡的识别及对学员指纹的验证。但学员的IC卡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替打,另外目前指纹膜的获取也越来越普遍,人的指纹很容易被复制。因此寻求一种更安全、可靠的学员身份验证方式,以提高对学员学习情况的监管,将极大提高政府的监管力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及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驾校管理服务器,设置在各个驾校中,用于现场收集驾校学员的声纹信息、身份信息、以及与学员的身份信息绑定的移动终端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简称“ID”)信息;
运管所管理服务器,设置在运管所中,且与运管所管辖下的各个驾校中设置的驾校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驾校管理服务器现场收集的学员声纹信息、身份信息、以及移动终端ID信息;
车载终端,设置在驾校所属的教练车上且与运管所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现场验证信息传输至运管所管理服务器,所述现场验证信息用于供运管所管理服务器进行身份信息与移动终端ID信息相匹配的现场验证;
移动终端,设置在学员处,用于通过与车载终端短程无线通信来向车载终端传输现场验证信息,所述现场验证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ID信息和学员输入的身份信息;
所述运管所管理服务器,还用于通过将接收到的移动终端ID信息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ID信息进行比较,确认学员的现场验证是否通过;
所述移动终端,与运管所管理服务器无线连接,还用于对学员朗读随机验证文字进行现场录音,形成声纹验证信息,并将所述声纹验证信息发送至运管所管理服务器,所述随机验证文字由运管所管理服务器在学员的现场验证通过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运管所管理服务器,还用于通过声纹验证信息与预留的声纹信息进行比较,完成学员的声纹验证,确认学员本人达到学车现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基于声纹识别的驾校监管系统中,所述车载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教练车的运行情况,供运管所管理服务器监控学员的现场学车情况;
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短程无线通信连接,用于在学员进行现场验证时,获取移动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ID信息;
远程无线通信模块,与运管所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与运管所管理服务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进银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进银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收费接收器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