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脉搏波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745.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谢蒙;于文彬;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A61B5/00 |
代理公司: | 31220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搏 无创逐拍 血压 测量 装置 以及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脉搏波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脉搏波信号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脉搏波信号测量模块包括第一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和第二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微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一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和第二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测得的第一脉搏波信号和第二脉搏波信号,第一脉搏波信号和第二脉搏波信号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血压测量值,血压测量值被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采用脉搏波信号的特征点到另一脉搏波信号的特征点的时间间隔减去缩小若干倍后的心动周期定义脉搏波传导时间,并且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导致模型参数不一样及个体生理状况在缓慢变化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脉搏波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血压的连续性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连续血压测量对于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对血压进行连续测量,了解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动脉血压由于可以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对于航天员在长时间的航天飞行期间,安静及正常机能符合条件下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机能指标的总体变化规律,以及长期航天飞行造成的一系列症状群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最后,连续血压测量得到的血压变动信息,为睡眠信息的推断,以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诊断提供依据。
目前最常用的血压检测方式是听诊法和示波器法。医院里常用的听诊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是需要受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正确使用,同时很难实现自动化检测。电子血压计多采用示波法,可用于病人自我检测,但是精确度不高。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使用袖带充放气,给使用者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有很大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造成误判。由于袖带膨胀会挤压人体组织,长时间使用必然导致组织坏死。最重要的是,袖带充放气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次测量过程至少半分钟,不可能做到逐拍测量。
国内申请号为201510335331.5的名称为“一种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的专利申请,使用心电信号和脉搏波信号获得脉搏波传导时间,再估算血压,但是人体表皮的心电信号很微弱,很容易受到静电的干扰,难以用于全天监控。国内申请号为201410831159.8的名称为“一种基于双PPG的血压测量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提出了使用双脉搏波估算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方法,但是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的关系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没有涉及模型参数矫正过程,同时也未实现血压的逐拍测量。
现有技术使用心电信号,静电干扰影响严重,不适合于全天血压监控;设备自带显示屏,不仅导致功耗极大,而且不利于设备的微型化;目前使用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血压的关系模型不够准确,导致误差太大;模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很大,没有一种方便易行的参数修正方法。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双脉搏波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具有设备微型化,测量准确,适于长时间连续的血压测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静电干扰,如何提高设备微型化程度和微小能耗,如何提高血压估算的精度,如何实现模型参数的矫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脉搏波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装置,包括脉搏波信号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脉搏波信号测量模块包括第一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和第二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所述微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和第二脉搏波信号测量单元测得的第一脉搏波信号和第二脉搏波信号,所述第一脉搏波信号和第二脉搏波信号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血压测量值,所述血压测量值被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血压测量装置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血压测量值传输到智能设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路由器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