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强光衰减器及其强光光谱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3163.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苑高强;刘民玉;熊祖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利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6/26;G01J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光 衰减器 光谱测量系统 光衰减 漫反射 通用 测量分析 封闭外壳 柱体 光谱仪测量 饱和现象 测量仪器 出射光纤 入射光纤 光谱 入射 衰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强光衰减器及其强光光谱测量系统,该通用强光衰减器包括封闭外壳、设置于封闭外壳内的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设置固定于外壳上的至少一入射光纤接头和至少一出射光纤接头,将入射的强光导入强光衰减器,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将导入的强光通过漫反射将光衰减,如此可以将强光衰减后导入测量仪器,以便于对强光的测量分析,可以避免用光谱仪测量光谱时出现饱和现象,本发明提供的通用强光衰减器及其强光光谱测量系统可广泛用于强光测量分析,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光衰减器及其强光光谱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强光衰减器及其强光光谱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衰减强光(如高功率激光和LED)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衰减片,二是积分球。衰减片如图1所示,101是入射的强光,102是衰减片,103是衰减后的光。显而易见,使用衰减片102衰减强光因其不密封,对操作者不安全。
积分球如图2所示,101是入射的强光,103是衰减后的光;201是积分球的光入射孔,202是积分球的光出射孔,203是积分球的外壳,204是用于衰减强光的积分球反射涂层(通常由漫反射材料制成,如硫酸钡及特氟龙等)。虽然积分球是一个密封体,有很好的强光衰减特性且利于操作者的安全,但其价格贵、体积大又笨重,不适合需要轻便衰减器的应用场合。
为了改进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存在的上述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提出新的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便宜及操作简便的通用强光衰减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强光衰减器,包括封闭外壳、设置于封闭外壳内的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设置固定于外壳上的至少一入射光纤接头和至少一出射光纤接头。
所述封闭外壳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筒身和底盖;所述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包括依次相接的上漫反射片、内漫反射衰减壁和下漫反射片,内漫反射衰减壁设置固定于筒身的内侧,下漫反射片设置固定于壳体底盖上方,上漫反射片设置固定于壳体顶盖下方;所述入射光纤接头和出射光纤接头设置固定于封闭外壳的顶盖上。入射光纤接头利用光纤将强光导入通用强光衰减器,出射光纤接头利用光纤将被衰减光导出通用强光衰减器,上漫反射片、内漫反射衰减壁和下漫反射片通过漫反射衰减强光,这样上漫反射片、内漫反射衰减壁和下漫反射片构成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通过漫反射衰减导入通用强光衰减器的强光。
根据述通用强光衰减器,所述顶盖固定入射光纤接头、出射光纤接头和上漫反射片;所述筒身固定内漫反射衰减壁,所述底盖密封下漫反射片和内漫反射衰减壁。
根据所述通用强光衰减器,入射光纤接头和出射光纤接头穿透顶盖和上漫反射片,并固定在顶盖上。所述的固定有多种方式,如胶粘接、螺钉固定、法兰或螺母锁紧等。
根据所述通用强光衰减器,底盖通过如胶粘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将下漫反射片和内漫反射衰减壁密封,密封的方式可以是其他多种方式。
根据所述通用强光衰减器,所述封闭外壳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顶盖、筒身和底盖;所述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包括相接的带顶部的内漫反射衰减壁和下漫反射片,带顶部的内漫反射衰减壁的壁身设置固定于筒身的内侧,带顶部的内漫反射衰减壁的顶部位于壳体顶盖下方,下漫反射片设置固定于壳体底盖上方;所述入射光纤接头和出射光纤接头设置固定于封闭外壳的顶盖上。入射光纤接头利用光纤将强光导入通用强光衰减器;出射光纤接头利用光纤将被衰减光导出强光衰减器,下漫反射片和带顶部的内漫反射衰减壁构成的漫反射的光衰减柱体,通过漫反射衰减导入强光衰减器的强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利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高利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