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锁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2814.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丹东新弘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21/14 | 分类号: | B62D21/14;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8199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杆 回位弹簧 进出气口 端盖 壳体 调整螺杆 壳体内部 螺纹连接 气动锁 解锁 自锁 气源相连通 端盖密封 壳体密封 壳体外部 腔室侧壁 一端连接 轴向移动 自动实现 缩回 锁杆沿 穿出 穿入 底面 进气 腔室 上套 体内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锁解装置,壳体与端盖螺纹连接,锁杆与壳体密封连接,锁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由端盖穿出、并与端盖密封连接,锁杆的一端上套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与锁杆相连,另一端连接于壳体内部的底面,调整螺杆的一端由壳体底部穿入,与锁杆的一端螺纹连接,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壳体内部由锁杆分为独立的两个腔室,回位弹簧容置于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个腔室内,另一个靠近端盖的腔室侧壁上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气源相连通;锁杆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实现自动自锁,并通过由进出气口进气作用于锁杆上使锁杆缩回实现解锁。本发明通过回位弹簧或注入的气体分别作用于锁杆,使锁杆沿轴向移动,自动实现自锁或解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动锁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锁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应用,已成为人们常用的设备之一。现有的可以实现自锁的结构都是人工实现的,一旦被锁紧的物体施加给起到自锁作用的零件上的力过大时,人工去手动解锁就需要克服施加在起到自锁作用零件上的力,一来需要操作人员施加很大的外力,二来容易对操作人员的手造成伤害,严重时更无法实现解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人工操作的自锁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锁解装置。该气动锁解装置的自锁、解锁均是自动完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壳体、端盖、锁杆、回位弹簧、调整螺杆及调整螺母,其中壳体与所述端盖螺纹连接,并通过该端盖安装在需要进行自锁的物体上,所述锁杆与壳体密封连接,该锁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由所述端盖穿出、并与该端盖密封连接,所述锁杆的一端上套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杆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面,所述调整螺杆的一端由壳体底部穿入,与所述锁杆的一端螺纹连接,该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并螺纹连接有调整锁杆行程的调整螺母;所述壳体内部由锁杆分为独立的两个腔室,所述回位弹簧容置于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个腔室内,另一个靠近端盖的腔室侧壁上开有进出气口,该进出气口与气源相连通;所述锁杆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实现自动自锁,并通过由所述进出气口进气作用于锁杆上使该锁杆缩回实现解锁;
其中:所述锁杆呈柱状,中间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活塞,即该锁杆的轴向截面为“十”字形,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通过活塞油封与壳体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活塞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该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所述锁杆位于端盖外的另一端设有滚珠,该锁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端部设有与调整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调整螺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及调整螺母,该锁紧螺母位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锁杆一端的端部抵接,所述调整螺母位于壳体外、与该壳体底部抵接;
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开口端与所述端盖螺纹连接,底部开有供所述调整螺杆穿过的光孔;
所述端盖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用于与进行自锁物体连接的固定螺孔,该端盖通过油封及密封圈与所述锁杆密封连接;
所述锁杆、壳体、端盖及调整螺杆的轴向中心线共线,且与所述进出气口的轴向中心线相垂直。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回位弹簧或注入的气体分别作用于锁杆,使锁杆沿轴向移动,自动实现自锁或解锁,无需再由人工操作。
2.本发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3.本发明自动自锁后,回位弹簧始终作用于锁杆,自锁状态稳定。
4.本发明锁杆一端设置了滚珠,在进行自锁物体相对移动时,锁杆的弧面与物体表面之间摩擦力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丹东新弘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未经辽宁丹东新弘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多自由度自适应举升越障式车辆铰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