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罗蜜中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骨质疏松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377.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刚;翟晓晓;袁金斌;元文君;曾金祥;蒋伟;肖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8 | 分类号: | C07D493/08;C07D311/78;A61K31/352;A61P19/10;C07D493/14;C07D493/04;C07D311/30;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骨质疏松症 制备 抗骨质疏松药物 组织蛋白酶K 骨质疏松 活性测试 治疗靶点 属植物 新用途 桑科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类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他们在制备抗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桑科波罗蜜属植物波罗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药物新应用,具体涉及波罗蜜中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OP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OP的发生率已占全球中老年人口总数的10%,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老年人口数居世界首位,现有OP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01%,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12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OP,预防脆性骨折的发生,已经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OP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了失衡,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骨密度逐渐减少,从而引发的临床症状。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K)是一种大量表达于破骨细胞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对占骨基质95%的I型胶原、骨桥接素和骨连接素具有最强的降解能力,在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机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CatK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骨吸收。因此,近年来CatK被确认为治疗OP的一个重要分子靶标,以该酶为靶点的抗OP新药筛选研究已成为新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从天然药物中分离鉴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一直是新药发现的主要途径之一。波罗蜜又名“树波罗”、“木波罗”、“牛肚子果”等,为桑科波罗蜜属植物,在我国华南各省及台湾地区有广泛栽培。波罗蜜在民间有多重药用用途,如治疗贫血、哮喘和皮肤病、缓解抽搐和溃疡、镇静、抗梅毒、驱虫等,但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应用未见文献报道。在本课题组的的前期活性筛选中,波罗蜜根的95%乙醇提取物对人源CatK表现了较强的抑制活性。因此,本发明拟对该活性提取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前发现其中的CatK抑制剂,为针对CatK靶点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CatK抑制活性的物质,为针对CatK靶点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具体涉及波罗蜜中提取的7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5′-hydroxycudraflavone A、artochamin B、artelastoxanthone、artoindonesianin Q、kuwanon T、artoheteroid A和artoheteroid B。其中,artoheteroid A和artoheteroid B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7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